今天分享的是:ICONIQ:2025年人工智能现状报告-建筑手册
报告共计:74页
《2025年人工智能现状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产品的构建与运营,基于2025年4月对300名软件公司高管的调查及ICONIQ社区人工智能领导者的见解,从多方面呈现行业现状。
在产品类型与发展阶段上,代理工作流和垂直/横向人工智能应用是主流,人工智能原生公司产品更成熟,47%已进入扩展阶段,远高于人工智能启用公司的10%,且其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推进更快。
模型使用与基础设施方面,多数公司依赖第三方AI接口,高增长和后期阶段公司更倾向微调现有模型或开发专有模型。选择基础模型时,准确性是首要考量,成本重要性上升。OpenAI的GPT模型最受欢迎,多模型方法渐成趋势。基础设施以云解决方案和外部AI API为主,68%企业完全依赖云服务。
定价与合规方面,混合定价模式普遍,多数公司将AI功能纳入高级产品或不额外收费,但未来或转向基于使用量和成果的模式。同时,随着产品规模扩大,AI的可解释性、透明度及合规治理愈发重要,多数公司有相关政策,“人在回路中”是主要监督方式。
团队与成本方面,营收达1亿美元的公司多设专职AI领导层,AI/ML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是常见角色,但招聘难度大。公司研发预算约10%-20%用于AI开发,且呈增长趋势,成本中人才占比随产品成熟下降,基础设施和计算成本上升,API使用费最难控制,开源模型和优化推理是主要成本优化方式。
内部生产力方面,2025年内部AI生产力预算大幅增加,约70%员工可使用AI工具,但仅50%持续使用,大型企业 adoption 更难。研发和销售相关用例最受欢迎,编码辅助对生产力提升最大。高增长公司更积极采用新AI工具,多数公司会衡量AI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
工具与技术方面,PyTorch、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及AWS SageMaker等托管服务广泛应用,LangChain在LLM应用开发中受青睐,英伟达相关工具在推理优化占主导,Figma是产品设计主流工具。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