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AI系列专题报告-四-:AI智能眼镜:AI应用落地新载体
报告共计:35页
本报告聚焦AI智能眼镜作为AI应用落地新载体的发展态势,核心内容如下:
AI智能眼镜凭借与传统XR设备的显著差异崭露头角。相较XR设备,其集成AI技术,功能聚焦视、听领域,无需厚重光学设计,更轻薄且贴近日常生活,佩戴舒适感提升,使用边界感弱化,当前主要应用于影像拍照、第一视角直播、听歌通话及AI语音交互等场景。
市场层面,AI智能眼镜正从“炫技”走向“实用”,翻译、拍照、AI语音助手等成为日常高频功能,在运动、通勤、翻译等场景中对手机具备潜在替代性。随着传统XR厂商、互联网企业及消费电子品牌纷纷入局,2025年新品有望密集发布。据预测,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达550万台,2027年增至2200万台,2024-202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4%,2025年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16%,其中Ray-Ban Meta贡献主要份额。
技术上,芯片是核心成本环节,以Ray-Ban Meta为例,其BOM成本中芯片占比达52%,其中SoC(如高通AR1 Gen1)为主要成本来源,承担AI推理、图像处理等关键任务,当前处理器方案主要有SoC、MCU+ISP、SoC+MCU三类。AI+AR智能眼镜潜力巨大,核心增量在于光学显示模组,随着技术升级,Micro LED+光波导成为重要趋势。Micro LED在亮度、对比度、刷新率及功耗上优势显著,目前已有超20款相关眼镜产品,且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光波导则因80%-95%的高透光率,能在轻薄结构下实现虚实融合显示,是未来重要方向。
交互体验方面,生成式AI与多模态大模型推动人机交互多元化,用户可通过文本、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与终端互动,大模型在XR领域还能辅助快速生成3D内容,持续革新交互模式。
此外,AI智能眼镜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光学、芯片、显示、结构件等中游环节,以及品牌、渠道等下游环节,众多厂商在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上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