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备受瞩目的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国际无人机从业者协会、欧洲无人机运营者协会、意大利航空航天企业协会、西班牙防务安全与航空航天协会、法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创新协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企业家代表云集一堂,共同擘画无人机产业的未来图景。
聚焦低空经济 引领产业新风向
天津云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交通、物流和城市管理格局。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实名登记无人机超220万架,年飞行量达3.4亿架次15。无人机反制技术从单纯的安防手段跃升为保障低空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以量子雷达探测、认知无线电协议逆向解析和高能激光拦截为代表的技术矩阵,构建起“感知-决策-处置”的全链条防御体系。
陈岭指出,政策与场景的双重赋能,正推动反制技术从要地防护走向全域协同。无人机反制技术已从单一的“防御工具”进化为低空经济的“安全操作系统”。通过技术革新筑牢防线、制度创新厘清权责、场景融合释放价值,我国正探索一条“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的低空治理新路径。
陈岭预测,未来随着低空智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耦合,无人机反制将向“认知对抗、主动免疫”方向演进,最终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天津云翔将持续深耕低空安全领域,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为中国低空经济保驾护航。未来,“谁主导低空安全,谁将掌握下一代空中交通的规则制定权”,在这一关乎未来的战略赛道上,中国正从追随者向领跑者蜕变。
构建立体研讨矩阵 驱动创新引擎
除低空经济外,技术纵深探索是本届大会的显著亮点。大会精心设置了无人机系统技术专题、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专题、任务载荷与智能识别技术专题、智能无人控制技术专题等四大前沿技术专题会议,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研讨矩阵。同期更将密集举办近十余场高规格行业交流会议,包括低空安全与无人机警务应用交流会、地理信息服务低空经济安全发展技术创新交流会、第五届农业无人机应用交流会、2025全国大中型无人机产业与航空应急救援交流会、无人机检测认证高峰交流会、2025无人机防控技术与应用交流会、无人机开源及应用交流会、2025低空经济产才协同交流会以及“低空经济赋能防灾减灾”主题会员沙龙等近十余场交流会。这些会议将深入聚焦无人机的技术迭变、创新应用、产业落地与未来趋势,为与会者奉献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科技盛宴。
2万平米创新舞台,全景呈现低空脉动
与大会交相辉映的,是规模空前的2025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机及无人系统博览会。2万平方米的展区内,500余家全球顶尖展商同台竞技,展品全面覆盖无人机整机、防控技术、低空经济装备等全产业链条,全景式呈现全球无人机领域前沿科技成果、核心部件与系统解决方案。从安防、测绘到物流、巡检,海量行业级无人机新品与爆款集中亮相,彰显应用场景的爆发式增长。
在为期三天的展览中,各大展商将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游戏等丰富形式,全方位展示行业高精尖产品及应用。逾千套无人机、机器狗、机器人、无人车、无人船、航模等现场列阵。观众可零距离接触低空科技巨头,见证"低空+"场景的应用落地,感受无人机技术带来的高光时刻。
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及无人系统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本届大会凭借其宏大规模、顶级嘉宾阵容、前沿技术研讨、丰富展品与活力赛事,成功搭建了一个多元、开放、高效的全球协作平台。它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窗,更是产业趋势的瞭望塔与创新合作的孵化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本届大会对加速无人机技术迭代、催化应用场景落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引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转自:经济科技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