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轻人们,仿佛站在了两个极端。
一边是在“内卷”赛道上疲于奔命,
累得气喘吁吁;
另一边则是瘫倒在地,选择“躺平”,
对一切都提不起劲。
这背后,藏着的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无奈。
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愈发丰富,可社会节奏也快得让人跟不上。曾经,大专学历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可现在呢,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都得挤破脑袋。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也怕被同龄人甩下。从学校里卷成绩、卷竞赛,到职场上卷业绩、卷晋升,无形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最后不是被压垮,就是直接放弃。
“内卷”带来的后果,实在是太沉重了
为了成绩、绩效熬夜加班的人不在少数,身体和精神濒临崩溃。抑郁症、过劳死的新闻时不时刺痛我们的神经,让人心惊胆战。其实,毛主席早就提醒过我们。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里,他明确指出:“青年一方面要学习,一方面要娱乐、休息、睡眠,这两方面要充分兼顾。”
学习和工作固然重要,但休息同样不可或缺。就像拉弓,一直紧绷着肯定会断;发条拧得太紧,最终也会崩掉。现在好多人只知道一个劲儿往前冲,却忘了给自己留点儿喘气的时间。
学校和家长真该好好听听毛主席这话,别只盯着成绩和业绩,得让年轻人有时间放松、娱乐,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
陷入“内卷”困局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与其盲目跟风,陷入同质化竞争,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分析自己的长处。毛主席强调的实事求是,在今天依然适用。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有人擅长写作,有人对机械维修情有独钟,有人在烹饪上天赋异禀。哪怕是最平凡的小事,只要专注深耕,都能做出一番成就。送快递的小哥通过努力成为技术能手,外卖骑手能在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这些真实的例子都在证明: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远比在拥挤的“内卷”洪流中消耗精力更有意义 。
再来说说“躺平”
不少人在“内卷”中撞得头破血流后,干脆选择摆烂,觉得努力也没用。可看看主席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红军面临的困境可比现在严峻多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30万红军最后只剩七八千人,革命力量几乎跌到谷底。但就是这看似微弱的“星星之火”,最后燃成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燎原大火。
靠的是什么?就是永不放弃的精神。现在年轻人遇到的挫折,跟当年红军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竞争有输有赢很正常,天资、资源有差异也没办法,但只要精神不垮,就还有翻盘的机会。主席常说“人还是要讲点精神的” !
在实际生活里,精神力量到底有多重要?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没背景、没资源,一开始干啥啥不行,但就是凭着一股“我偏要做成”的劲儿,最后还真做出了成绩。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别人再怎么打击都没用;只要你心里清楚自己要往哪儿走,哪怕路上全是绊脚石,也能一步步把它们变成垫脚石。就像老一辈常说的,“只要你真正知道自己想去哪,老天爷都得给你让道”。
这话听着有点玄乎,其实说的就是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就能调动起全身的劲儿去克服困难。
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多,摔倒了有大把机会爬起来。一次考试没考好,大不了重来;一份工作干不下去,换个方向接着闯。怕就怕还没开始试,就先在心里打了退堂鼓。
想想看,要是当年红军觉得“反正敌人太强大,我们肯定打不过”,那后来的新中国从哪儿来?要是科学家们一遇到难题就放弃,那些改变生活的发明创造又从哪儿来?
尽管跨越时空,
毛选却为我们指出了
破解“内卷”和“躺平”困境的明确方向
对抗“内卷”,要学会劳逸结合,落实“学习与休息兼顾”的理念,利用自己的特长,找准突破点。
摆脱“躺平”,就要学习红军那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哪怕暂时处于劣势,也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心里有这股精神在,不管遇到多大的坎,都能咬咬牙跨过去,在时代的浪潮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走出一条不被“内卷”和“躺平”定义的人生路。
如果你也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挣扎,
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力量。
快转发给身边同样迷茫的朋友,
一起从毛选智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