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向海
“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
7月4日上午,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顺利靠泊儋州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并于7月5日开启其在洋浦港的巡展。
“新红专”轮儋州洋浦港巡展
7月5日上午,洋浦实验小学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登上 “新红专” 轮,近距离感受现代航海科技的魅力。
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 “新红专” 轮的设计理念、功能用途以及在航海运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驾驶室里精密的导航仪器,到船舱内复杂的动力系统,每一个细节都让学生们惊叹不已。他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积极提问,工作人员也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除了对船舶设备的了解,学生们还深入了解了洋浦港在海上贸易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航海事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
此次 “新红专” 轮在洋浦港的巡展,进一步提升了洋浦港的科普教育功能,对于传播航海文化、培养青少年对海洋事业的热爱,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洋浦实验小学学生 甘紫曦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船都可以自动驾驶了。船上有很多标志,很多很多的按钮,都有它自己的功能。我觉得这可以说是一艘“聪明”船。
洋浦实验小学学生 曹兴培
我们很激动。“新红专”轮很壮观,还有很多高科技,有很多我没见过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而奋斗。
关于“新红专”轮
“新红专”轮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承建。该船总长69.83米、宽10.9米,满载1488吨,最高航速18.5节,可容纳科研人员、师生及船员共50人。
作为实训船,其外形设计独特,采用后倾式船首和隐藏球鼻艏、局部舷墙弧线包裹过渡等设计,并配置管隧式推进装置与飞檐式顶甲板等创新结构,以灵活满足船舶海上实验需求。
此外,“新红专”轮具备远程操控、自主航行、自主靠离泊、智能避碰及航行环境动态感知等成熟功能,实现驾驶、轮机、电气深度融合,智能化程度达世界前沿水平。
巡展保障
2025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的20周年,同时也是郑和下西洋的620周年。为了弘扬郑和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弘扬航海精神,传播海洋文化,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举办了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
接到“新红专”轮对公众开放保障任务后,海南港航国际港务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对目标泊位及附近区域全面清理,积极提供岸电、补给,为本次靠泊开辟“优先通道”。采取“错峰+联动”模式:提前梳理近期船舶进出港计划,将“新红专”轮靠泊时间与其他大型船舶作业时段错开;内部“实时联动”,安全、操作、技术等班组自发组建“先锋队”,做好保障工作,让码头生产与本次活动实现“双线并行、双保双赢”。
总监制:汤锡朝
监制:傅光锴
审核:黄朝恺
责任编辑:黄燕
编辑:吕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