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英文名称:SAAP Fraction 3
- 中文名称:SAAP 组分 3 多肽
- 氨基酸序列:赖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亮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赖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亮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亮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亮氨酸 - 亮氨酸 - 赖氨酸
- 单字母序列:KLKLLKKLKLKLLKLLKLLK
- 三字母序列:Lys-Leu-Lys-Leu-Leu-Lys-Lys-Leu-Lys-Leu-Lys-Leu-Leu-Lys-Leu-Leu-Lys-Leu-Leu-Lys
- 分子量:约 2423.0 Da
- 分子式:大致为 C₁₀₈H₂₁₈N₃₈O₂₀
- 等电点:约 11.5
- 供应商:上海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特点:
- 由 20 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多肽,序列中赖氨酸(带正电的碱性氨基酸)与亮氨酸(疏水氨基酸)交替排列,形成典型的两亲性结构。
- 这种排列方式使其在溶液中易形成 α- 螺旋结构,螺旋一侧为富含赖氨酸的亲水区域(带正电),另一侧为富含亮氨酸的疏水区域,这种结构是其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关键。
- 线性肽链无环化修饰,但两亲性 α- 螺旋的刚性结构使其能稳定结合带负电的细胞膜成分。
理化性质:
- 通常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水溶性良好,因赖氨酸侧链的氨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 对温度和 pH 有一定耐受性,酸性环境中更稳定,碱性条件下赖氨酸侧链可能发生解离,但整体结构仍保持稳定。
- 因不含易氧化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对氧化环境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聚合。
- 需在 - 20℃或更低温度、干燥、避光条件下储存,避免肽键水解。
作用机理:
- 作为抗菌肽类似物,主要通过其两亲性 α- 螺旋结构与细菌细胞膜作用:亲水区域(赖氨酸)通过静电引力与细菌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如磷脂)结合,疏水区域(亮氨酸)插入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破坏膜的完整性,形成孔洞,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最终杀灭细菌。
- 可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具体抗菌谱因研究较少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历程:
- 属于 SAAP(可能为 “合成抗菌肽” 或特定来源多肽的缩写)家族,研究始于对两亲性抗菌肽的设计与筛选,通过优化赖氨酸与亮氨酸的排列方式,增强其抗菌活性和细胞膜靶向性。
- 早期研究聚焦于其化学合成、结构确证及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 目前研究多作为模型肽,用于探索两亲性多肽的结构与抗菌活性关系,以及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
相关多肽:
- SAAP Fraction 1/2:同家族其他组分,氨基酸序列长度或赖氨酸 / 亮氨酸排列方式略有差异,抗菌活性和靶向性可能不同。
- LL-37:天然抗菌肽,含两亲性 α- 螺旋结构,与 SAAP Fraction 3 作用机理类似,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具有抗菌、免疫调节等功能。
相关文献:
- Zasloff, M.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Nature, 2002, 415(6870): 389-395.
- Hancock, R. E., et al. "Peptide antibiotic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6, 4(3): 1 Hancock, R. E., et al. "Peptide antibiotic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6, 4(3): 156-167.
所有产品仅用作实验室科学研究,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