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iPhone又开始“发烧”了,这次可不只是心理作用。
这两天在微博、小红书、知乎上,“iPhone发烫怎么办”几乎成了热搜话题。尤其是气温飙上35℃之后,不少果粉一边刷短视频,一边被烫得直皱眉,甚至还有人调侃要给手机贴冰贴、开“空调模式”——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从根上说,iPhone发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你是用的iPhone 12、13、14还是刚升级到iOS 18的16系列,苹果设备发烫的“老毛病”,就像是夏天的蚊子,赶得了一时,避不开一季。问题是,它现在愈演愈烈,连日常使用微信、拍个照都能感觉“火辣辣”,让人头疼。
先说几个大家最近常见的使用场景——刷抖音、看短剧、导航、开小红书、再配个蓝牙耳机,很多人根本没觉得这叫重度使用,但对手机来说,这些App组合其实已经让处理器在“喘气”了。
再加上高温环境,手机壳一套,热量没地散,烫手是必然。
这时候大家纷纷上网找“土办法”:有人把手机放进冰箱(真的有人这么干了),有人贴冰凉贴,还有人整了个“制冷背夹”,还挺专业。更有趣的是,网络上还流传出一个叫“关闭轻App”的操作,说可以让iPhone降温?真有这么神?
为了搞清楚这事,我特地去问了苹果客服,得到的答案也很实诚。客服说,iPhone发热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超出温度安全线,这时候手机会弹出一个“温度计警告”页面,直接让你停用冷却,这种其实不多见;另一种是我们大多数人遇到的——体感觉得烫,但系统没提示。
客服的建议也很直接:可以手动关闭一些“电池杀手级”的App,比如长时间后台运行的视频、社交类应用,或者直接关闭“后台应用刷新”。但像“关闭轻App”这种网络偏方,客服明确表示没这个功能,也没啥帮助。
其实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件事:现代智能手机,尤其是iPhone系列,越来越重视性能释放,但也牺牲了部分散热空间。尤其是新一代A系列芯片功耗更高,一旦用户日常叠加使用,就特别容易发热。而iOS系统虽然对发热保护机制很完善,能自动限制亮度、暂停部分功能来保命,但在体验上,用户的“烫手”问题并不会直接缓解。
解决方法说难也不难——给手机多点喘息空间。比如避免边充电边高强度用App;尽量在空调房使用高负荷程序;户外最好别长时间开导航+摄像;还有,把厚重手机壳换成散热型软壳,其实也能降温一两度。
另外,如果你是iPhone老用户,建议定期清理后台和更新系统补丁,苹果时不时也会优化温控逻辑。但坦白说,靠系统更新解决发热,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真要从根子上改善体验,苹果恐怕还是得在硬件层面提升散热设计,比如参考安卓旗舰的VC液冷方案。
写在最后,高温天人怕中暑,手机也一样。与其一边抱怨烫手,一边继续刷半小时视频,不如学会“顺势而为”——给手机多点时间冷静,也许它才能更冷静地陪你玩下去。
你最近用iPhone有没有遇到发热的问题?你觉得苹果是不是该像安卓那样,给手机上个“降温大礼包”?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