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余承东在2025年7月8日华为“享界品牌之夜”活动中的自嘲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以下是核心事实的多维度分析:
🗣️ 一、自嘲的核心内容
反思营销短板
以享界S9的防晒功能为例,余承东自称为“理工男”,坦言营销水平“很笨。他提到享界S9配备7个物理遮阳帘+激光投影幕布,实现100%避光率,物理防晒效果远超竞品的光感天幕技术,但消费者对此认知不足,甚至员工家属误以为“享界S9不防晒。
归因于自身演讲风格:习惯脱稿发挥导致表达“结结巴巴”,未能清晰传递产品价值点。
行业对比暗喻
现场播放竞品(疑似小米SU7)宣传片,展示对方强调防晒但实际效果有限,暗示行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
呼应此前言论(2025年5月):他曾暗讽“某些品牌靠营销卖爆,但车本身未必够好。
🔍 二、自嘲背后的深层逻辑
华为汽车的营销困境
技术派VS流量派:余承东承认华为强于硬核技术(如智驾、安全),弱于情感化、场景化营销,尤其对年轻女性用户需求(如外观设计、颜色选择)洞察不足。
品牌认知短板:享界作为新品牌,用户信任度不足,渠道建设滞后于技术研发。
公关策略的转型
将“自嘲”转化为叙事工具:以“理工男不善营销”的坦诚姿态对冲消费者误读,同时为技术实力背书。
强调团队协作:直言“不能靠余承东这个老男人”,需年轻团队(尤其女性成员)参与产品设计,弥补用户需求理解缺口。
🌐 三、舆论的两极反应
- 支持观点
- 质疑观点
- ✅ 真实人设加分:网友赞赏其自黑拉近距离,反衬产品硬实力,“遥遥领先”等金句印证其传播力。❌ 矛盾言行争议:部分声音指出华为频繁发布会+明星代言策略并不“低调”,销量未达预期或因产品定位/定价问题。
- ✅ 省营销费用:粉丝调侃“余总自嘲省下10亿营销费”,强化工程师式诚信形象。❌ 暗讽缺乏风度:一边自嘲“营销差”,一边影射竞品,被批“双标。
📈 四、关联事件与行业启示
同期热点呼应
“开车睡觉”争议:余承东同场澄清实为“L2智驾时低头看手机”,并因违章主动自首受罚。此事与其自嘲形成呼应——技术领先但用户教育不足。
行业竞争本质变革
技术≠市场信任:享界S9的物理防晒虽硬核,但竞品通过场景化营销(如防晒效果可视化)更易占领用户心智。
高管IP的双刃剑:余承东“真实敢言”风格是流量入口,但也因随意发言引发争议(如暗讽竞品),需平衡真诚与商业边界。
💎 总结:自嘲背后的战略信号
余承东的自嘲本质是华为营销策略的阶段性自省:
1. 直面短板:承认技术派企业在用户沟通层面的不足,尤其年轻化、情感化需求洞察;
2. 暗藏锋芒:以“防晒对比”影射行业过度包装,强化自身技术真实性;
3. 团队破局:职务调整后(2025年4月转任“引望”负责人),推动营销从个人IP转向团队协作。
未来华为需补齐“感性表达”能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信任,而余承东此番“以退为进”的公关策略,正是这一转型的序幕。
转自:AI透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