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北川、平武等地
受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塌方影响
部分区域光缆受损
当地通信受到影响
危急时刻
中国移动四川绵阳分公司
(以下简称“绵阳移动”)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一支支抢险小队在暴雨中逆行
攀峭壁、闯泥石流、负重徒步
守护通信“生命线”
他们抢通关键光缆、架设应急基站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供通信支撑
与时间赛跑
84台车164人紧急驰援
7月3日17时,绵阳市气象台更新暴雨蓝色预警为暴雨黄色预警,北川、平武等地受强降雨影响,部分区域通信中断。绵阳移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抢险队伍奔赴一线。 截至7月6日20时,累计出动车辆84台次、人员164人次、油机25台,全力保障灾区通信畅通。
“通信就是生命线,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绵阳移动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成刚表示。在道路被毁、电力中断的极端环境下,抢险队员兵分多路,向受灾区域挺进。
虎牙
2公里峭壁布缆
卫星基站织网护平安
7月5日11时,虎牙抢险小队抵达叶塘村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桥梁垮塌,光缆被洪水冲断,湍急的河水已淹没电杆。“这是通往虎牙和阿坝小河镇的唯一光缆路由,不能等!”小组长罗刚当机立断,决定临时布缆。
抢险队员系上安全绳,踩着湿滑的塌方体,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艰难攀爬。 两公里的光缆,他们一寸一寸地铺设,最终成功恢复叶塘村、龙溪村近千名群众的通信。
jrhz.info与此同时,另一支小队背负便携式卫星基站,徒步穿越滑坡地带抵达虎牙藏族乡。随着卫星基站指示灯亮起,当地政府防汛调度和居民通信得到了保障。
泗洱
踩着泥石流逆行
3小时抢通乡镇通信
7月6日6时,两支小队从北川片口出发,向泗洱乡挺进。道路已被泥石流彻底掩埋,每走一步,脚都会陷进半米深的淤泥中。抢险队员拄着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9时20分,巡检分队完成传输线路修复,泗洱乡场镇移动通信信号率先恢复。
另一组队员耗时3个多小时,将卫星基站背到乡政府。尽管浑身湿透、精疲力竭,他们仍坚持完成架设天线、调试参数,并手把手教会工作人员使用,“万一再断联,就用这个设备顶上!”
开坪
200斤光缆扛7公里
保住千家万户网络
“这里是个汇聚环,出问题对基站和家宽业务影响非常大,务必要保住!”7月5日中午,开坪维护班组长母志东接到紧急任务。面对被洪水冲毁的道路,他带领团队咬牙扛起一捆光缆: “徒步进村!”
5名队员化身“光缆驼队”,扛着一共200斤的光缆在泥泞中跋涉近7公里。肩膀磨出血痕,双脚泡得发白,但他们硬是咬着牙将光缆运到故障点。经过有条不紊地操作, 当天15时55分,熔接完成,开坪镇的通信网络恢复正常。
人力科技齐上阵
打造“不断联”防线
从徒步22公里支援松潘小河镇的谢中东、何云峰、龚拯,到生日当天坚守青片河抢险的王杰,再到多次往返于水晶和虎牙接应配送卫星基站的王东升,绵阳移动的“网络铁军”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没有超能力,却用沾满泥浆的双手,在暴雨中架起了一座座“信息桥梁”。正如一位受灾村民所说: “信号通了,心就安了。”
除了人力抢修,绵阳移动还动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抢险效率。5G网络、自组网设备、无人机基站、卫星通信车等“黑科技”被前置部署到高危乡镇,确保“断路、断电、断网”情况下仍能维持通信。目前,这套应急方案已被纳入平武、北川两县的科技防汛试点项目,未来将大幅提升山洪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
暴雨中,你们逆险而上
攀峭壁、闯泥流、扛光缆
……
用双手架起 “信息桥梁”
信号通处,民心安处
致敬绵阳移动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