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成都耳机展现场某千元档耳塞品牌展位上赫然摆放着dCS Bartók与MSB Premier耳放组成的试听系统,这种“极其夸张”的搭配吸引了大量发烧友的围观,当然也包括九段自己。当我好奇地追问工作人员为何如此“夸张”时,他却反问我说:“不就是英国拓品跟美国拓品吗?”好吧,类似的玩笑在最近这一两年不可谓不多,你可以理解为是对拓品的戏谑调侃,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家产品凭借自己的特色已经悄然深入大多数发烧友的心。只是,我有个疑问:你真的了解拓品吗?
毫无疑问,拓品是无法跟dCS这类行业巅峰相提并论的,但在某些方面他们确实有着相仿的经历。比如与拓品近乎执拗地去追求极高指标与超低失真的做法相近,dCS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创立之初亦是同一风格。从最早为英国海军Sea Harrier攻击机开发Blue Vixen雷达系统的电子软硬件工程咨询服务公司转换到数字音频处理领域之时,dCS就致力于研造最高规格与绝佳测试指标的音频设备,比如世界上最早的24Bit DAC:dCS 900与dCS 950。而那个时代谁又能想到这家“仅关注性能与指标的初创品牌”能走到今天的行业翘楚之位呢?所以,我们不妨给拓品也留点时间和耐心,看看它会怎样进化。
其实,与几年前初入行业大不同,拓品最新的作品,尤其是定位在更高端市场的作品,已然脱离了先前只看重测试指标的设计思路,在保持极低失真表现的同时,于硬件搭载、声音标定,甚至外观设计都悄然走到了国产品牌的前列。而这其中的最新代表就是:D900/A900系列。尤其是前者,作为一台定位在家族旗舰的DAC解码器,它跟大多数人心中的“拓品”都不同。它既非“科学机”,更不是“指标党”,它大概率会成为未来很多年的“万元解码标杆”。
jrhz.info何为“万元解码”?九段一直认为万元价位对于DAC解码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门槛”。当一部作品来到这个价位,除了要拥有足够优秀的基础素质以外,在声音氛围感的营造、音乐性、艺术性的彰显等方面亦要水准之上,不能有明确的短板或槽点。对于绝大多数要求不是极为苛刻的音乐发烧友来说,不管是耳机用户还是喇叭玩家,一台合格的万元价位DAC解码器是可以长期持有并愉快享受音乐的。但对于品牌设计师来说,设计并生产一台合格的万元价位DAC解码器的难度却是相当可观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可以立足万元价位,甚至探寻更高售价的DAC作品在今天的市面上是远少于万元价位内同类的。
说回D900,我为什么会评价拓品的这部最新旗舰解码很可能是未来很多年的“万元解码标杆”呢?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高的素质,更不是因为这次它的颜值来到了堪称高级的水准,用心且特殊的数字处理技术的搭载让其具有活生且致密的音乐氛围呈现才是真正的关键。当然,外在的美感配合音乐带来的感官刺激能够更好的助力听者释放荷尔蒙,所以请允许我先聊几句D900的外观设计。在这部机器的外观设计上,要么是拓品的产品经理突然开了窍,亦或是他们请了新的外观设计团队。总之我们最终看到D900的外观设计是与以往任何一台“拓品”都不同的,它不仅仅实现了材质与工艺上的越级,更是在设计层面上明确了差别。新的拓品旗舰换上了一身极简“西装”,加上同样极简风的UI在高清屏幕的配合下,900系列这套全新的设计语言给一台“拓品”赋予了以往从未有过的视觉档次感,我认为D900的颜值是能够让绝大多数音乐发烧友满意的。
当然,作为一名音乐发烧友,对于外观的敏感度是不高的,我更感兴趣的还是D900有没有“万元解码的内在”。而提到“内在”,在今天这个“Delta-Sigma DAC不行,R2R烂大街”的时代,一台1Bit架构但又有别于以往任何老机器设计的DAC无疑是能提起小伙伴们兴致的。相比多Bit架构,1Bit DAC天生就不存在过零失真,在非线性失真表现方面亦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传统1Bit DAC必须要辅以更优秀的时钟系统与I/V转换线路才可以保证它的绝对素质下不会丢失“细节”。
为了规避以上,拓品表示D900是一台配有PSRM解码模组(Precision Switching Resistor Matrix)的特别架构1Bit DAC。其核心是左右两声道各布置了完全独立的32相超高速开关逻辑阵列与精密电压基准源,它通过纯电阻网络直接转换脉冲密度调制(PDM)信号为模拟波形,这种特别架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失真,还能将整体动态范围与信噪比提升至顶级多Bit DAC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复杂且成本昂贵的设计可以有效规避Delta-Sigma或是采用R2R芯片DAC的同类的时钟抖动问题,配合D900的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实时重整时序,实现顶级DAC中飞秒级相位噪声控制。所以,在第三方的测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D900的谐波失真低于-140dB,信噪比高达131dB,这种表现符合拓品一贯“数零”作风。
除了官方介绍,九段在把玩中也发现了D900这台机器的一些“用心”之处。比如D900的模拟输出只有平衡接口,这很“专业范”,但却特别地保留了两组,分别对应正常的Line out与前级Pre out。这说明了两点,首先是这台解码的模拟输出线路是全平衡设计的,其次它具有完备且独立的Pre Amp前级能力。因为是独立设计的前级,所以通过不同的接口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连接后面的设备,比如用Line out连接A900这样的独立耳放来组成一套西装耳机系统,也可以连接独立前级放大器或是合并功放来推动喇叭。同时,用户还可以用Pre out直接与主动喇叭连接组成一套颇为简洁的监听音箱系统,当然也可以直接连接后级放大器来使用。两组接口完全独立,互不影响且可以通过遥控或是机身旋钮灵活切换。
查阅官方资料,在模拟输出链路,D900采用了全分立设计,专门开发的I/V电路集成了超低失真运放,九段盲猜大概率是OPA1656配合Nichicon MUSE BP 100uF耦合电容。官方声称专门为PSRM模组设计的这套I/V电路能够有效提升动态范围与消除直流偏移。同时,D900的前级音量控制是256级步进衰减的继电器阵列设计,精度可以做到0.5dB,无疑要比传统炭膜电位器甚至音量芯片方案的市售同类们要高级得多,失真是极低的表现。配合上面介绍到的两组独立模拟输出接口,D900的适配能力及可玩性在目前的万元级市场上拔群。
说了输出方面的特别,再聊回输入端。数字输入接口又让我看到了dCS的影子,D900几乎囊括了我能想到的绝大多数数字输入接口,而且很多接口都设置了两组,以方便用户同时接驳更多设备。比如我们常用的光纤、同轴、USB都设置了两枚独立输入接口,USB是我最喜欢的方口与C口设计。除此,AES、I²S输入接口这些也是齐全的,甚至还支持蓝牙5.1(QCC5125,LDAC/aptX HD)……总之,这是一台几乎可以把你家里所有数字音源都同时接驳上的独立解码器。
特别的1Bit架构最终反映在声音上会是怎样的表现呢?九段对拓品D900进行了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深入试听把玩,同时尝试了包括桌面耳机/音箱系统、专业监听系统与音响大系统等不同场景的搭配测试。D900出色的适配能力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它并非坦克车一样的全尺寸机型,但紧凑的机身下已然拥有以往任何“拓品”都无法企及的活力与动态,哪怕是在大型系统下这样的听感依然,下面我将就此跟大家做出详细的分享。
毫无疑问,从设计之初拓品就希望D900不仅可以满足桌面系统的需求,还应该是一台合格的可以摆放在音响架上的大系统“中枢”。九段将D900叠放在了自己的dCS Bartók DAC上进行了长时间的对比,前面接驳的是YULONG DP1网播与Accuphase DP750 SACD(纯转盘输出),后面通过Pre out直接连接Neumann KH120A监听音箱,Line out连接ARC 6SE前级、160S后级推动vivid audio KAYA90音箱。初听之下,D900是一台性格明确的DAC,它让不同系统都展现出了相仿的声音走向,这也间接证明了DAC对于一套音响系统的重要性。
D900是质地细致顺滑,紧致且绵密的,音乐场景的空间感与结像分离度令人印象深刻。这台解码的两端延伸很漂亮,尤其是高频部分的顺滑与泛音表现确实脱离了以往机型的表现,没有任何刻板,活生且灵动感足够。中低频则是一如既往的高密度、低失真且动态充沛的风格,厚度与扎实感明确。低频与极低频的回放是D900的另一个亮点,只不过它的风格是极好的瞬态与弹性,动态范围极大,但量感并不铺张的表现。整部机器的音色拿捏到位,没有明确的偏科,不会有以往极高素质但又泛着丝丝“冰冷”气息的感觉,扎实感与权威感做出来了,这是这部机立足万元价位最重要的“资本”。
举个例子,比如我播放比利时探戈乐团Astoria演奏的《Adios nonino》,这一曲目开场会有三分多钟的钢琴独奏,D900可以让偏素质向的KAYA90绽放出情绪浓烈且异常奔放的声响,动态是让人满意的,钢琴有着猛烈的冲击,沉重且回响丰富,和弦带着不错的质感,虽赶不上Bartók那般极其高密度的声响,但依然是致密且细节丰富的表现。D900对于钢琴音色的还原是非常准确的,不管是在哪个频段、何种力道,它都有着令人满意的回放准确度,从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这部DAC的失真是极低的。但在低失真的同时,D900又将后续加入的手风琴、弦乐部,长笛的回放很好地拿捏,这时钢琴退到伴奏的位置,弦乐部的小提琴声颇为悦耳,弦音质感突出且有着很好的琴腔共鸣。琴音的声线是清晰分明的,亮丽之余还有着浓郁的一面。
让D900直驱KH120A则是另一番景象,这套组合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全频密度表现。聆听Sara Bareilles的《Brave Enough: Live at the Variety Playhouse》,一首我非常喜欢用大喇叭播放的演唱会现场录音。换做监听感十足的小箱子系统,D900的驱动下KH120A竟然也能呈现活生致密的声响,现场氛围是真切的。听《Manhattan》这首慢歌,Sara Bareilles的嗓音特质非常明确,咬字、换气、气声、颅腔共鸣的细节竟然一一呈现,这套小系统给到的惊喜甚至是超过刚刚大系统的。尤其是高音部分的表现,歌手的细腻演绎带着丰沛的情绪让听者久久不能自拔。
D900搭配耳机系统跟监听喇叭系统的感受较为一致,比如搭配塞尔维亚“总司令”或是Goldenwave GA10耳放驱动HD800S或是Susvara,虽然你能明确地感知耳机系统并不能很好地彰显这部DAC的全部实力,但依然可以感受到致密且扎实的中下盘,活泼飘逸的音色在平板耳机的回放中非常明确。当然,那排山倒海的全频气势,收放自如的感觉相比喇叭系统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我建议用D900组建耳机系统的小伙伴们如果有条件,可以增购一套小尺寸主动喇叭,这种搭配下的声音会是耳机系统很难给到的。
围绕1Bit DAC开发的全新技术,赋予了拓品新旗舰独特的声音特质,久违的“新意”。更为关键的是,在始终保持高素质、低失真的家族特色基础之上,D900呈现出相当优秀的全频动态与音乐性。其鲜活灵动的音色、细腻致密的细节,重新定义了万元解码的“门槛”。与此同时,D900不仅拥有出众的外观设计,还配备了极为齐全的数字输入接口以及完全独立的两组平衡模式输出接口。这使得D900展现出同价位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可玩性与系统适配能力。以上,九段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万元解码标杆”这一称号将始终归于拓品D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