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DLSS 4“光追小钢炮”的好搭档——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

支持DLSS 4“光追小钢炮”的好搭档——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

尽管市场上充斥着众多外观华丽、灯光效果引人注目的高性能ATX主机,但仍有部分爱好者对“迷你小钢炮”情有独钟。众所周知,高性能、低噪音、外观精致小巧是“迷你小钢炮”的三大显著特点。然而,这种主机对硬件尺寸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作为核心组件的显卡更是如此。在桌面级显卡体积日益增大的趋势下,许多爱好者在自行组装“迷你小钢炮”时,往往需要一款既体积小巧、散热高效,又具备强大游戏性能的显卡。若你正面临这一难题,七彩虹近期推出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或许正是一个理想选择。

产品参数

核心架构:Blackwell

核心代号:GB207-300-A1

制程工艺:TSMC 4N

CUDA核心:2560个

光追核心(RT Core):20个(第四代)

jrhz.info

AI核心(Tensor Core):80个(第五代)

核心基础/Boost频率:2317MHz/2647MHz

显存容量:8GB GDDR6

显存位宽:128bit

显存带宽:320GB/s

NVENC:1个(第九代)

NVDEC:1个(第六代)

输出接口:3×DP2.1b+1×HDMI 2.1b

TDP:130W/145W

首发指导价格:2199元

RTX 5050低成本1080p游戏与轻量级AI创作迭代升级

不出意外的话,RTX 5050或许就是Blackwell核心桌面GPU的最低顺位产品,也是桌面RTX 50系产品的基础入门级型号,它同样基于NVIDIA Blackwell架构,采用TSMC 4N工艺打造。RTX 5050的核心代号为GB207,顺位低于RTX 5060的GB206。RTX 5050 GPU配置了2560个CUDA核心,每组GPC包含4组TPC,组成了12组TPC+20组SM单元的规格,在硬件规格的纸面配置上相比RTX 5060约有33%的差距,相比RTX 4060也有20%左右的规格差距。从CUDA核心数量来看,如果RTX 5050是100%的话,RTX 5060为150%,RTX 4060为120%,而RTX 3060则为140%。从这点来看,RTX 5050确实属于非常“入门”的配置。不过在更高性能的Blackwell架构的支持下,可以期待RTX 5050的整体性能表现应该是会比RTX 3060更强一些。

所以,从硬件规格上来看,RTX 5050的配置确实很基础,它的目标应该是用于迭代前两代的入门级老旧游戏显卡,如RTX 3050、RTX 2060甚至是GTX 1650这样的“老古董”。其真实的性能表现,我们将通过今天的主角——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揭晓答案。

小巧精致活力十足

作为一款采用双风扇设计的产品,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包含挡板的情况下尺寸也维持在243.5mm×135.2mm×49.4mm,因此能够轻松放入空间有限的小钢炮机箱里。

▲在显卡正面,丰富的粉色线条为其做足了点缀,让显卡更具活泼气息。

▲白色线条浮雕设计加入其中,使得整款显卡具备不错的视觉层次。

▲将视线移至显卡右侧,可以看到此处以白色线条做Ultra logo浮雕设计,使得这款显卡没有“颜值”死角。

在设计语言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沿袭了哥哥们采用的嘻哈风格,展现出充沛的活力和鲜明的节奏感——该显卡正面装甲采用了众多曲线和夸张的涂鸦风格图案,赋予了其独特的外观设计。此外,以白色为基底,辅以粉色和灰色的装饰,并融入渐变效果,增强了视觉层次感,为用户提供了愉悦的视觉体验。

▲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顶部采用了8pin电源接口,方便使用老旧电源的用户平滑过渡。

▲显卡顶部,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采用嘻哈背光设计,接通电源之后能够给予不错的视觉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七彩虹自研的“自在星球”应用程序,用户得以调整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灯光效果,或选择与其他七彩虹系列硬件一起实现灯光同步功能。

▲视频接口采用3×DP2.1b + 1×HDMI 2.1b配置,且上方设计了一键超频按键。

此外,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的背面配备了一体化金属背板,该背板不仅能够保护PCB,还融入了鲜明的嘻哈风格元素。背板表面精心雕刻了独特的粉色“ULTRA”涂鸦字体,并辅以密集的点阵和线条设计,展现出卓越的设计感。此外,显卡尾部采用了对称性的散热格栅设计,这不仅为显卡增添了装饰效果,还有效提升了散热效能。

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拆解解析

在散热设计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配备了名为“嘻哈”的专属散热系统,这也是该系列自前代产品的波普风格转变之后的又一变化。事实上,为了压缩显卡尺寸,不少为迷你主机打造的显卡都采用了单风扇设计,但为了散热效率不成问题,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配备了更合理的90mm双风扇散热设计。

直径90mm三架环形风扇由9片经过加固处理的叶片紧密相连,该设计能够确保充足的空气流通量,从而显著提高显卡内部的散热效能。同时,通过应用智能启停技术,风扇在低负载条件下能够实现静音运行,有效减少了显卡产生的噪声,并且有助于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在拆解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散热器的内部构造——两根直径为6mm的热管与大面积的散热鳍片通过回流焊紧密连接,显著增强了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内部的热交换面积,确保了散热效率的提升。此外,显存与供电电路区域均采用了导热贴片进行冷却,进一步优化了散热效能。

在PCB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采用非公版设计,并且其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以利于内部热量的逸散。供电方面,这款产品采用了4+2相供电设计,确保了内部元件的稳定运行。

核心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搭载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B207-300-A1核心。

显存配置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选用了4颗容量为2GB的三星GDDR6显存。

根据GPU-Z,我们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在一键超频模式下,其核心Boost频率能够达到2647MHz,比NVIDIA官方推荐的频率高出50MHz。那么,这款身形小巧的产品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究竟如何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测试平台

GPU:NVIDIA GeForce RTX 5060 8GB、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NVIDIA GeForce RTX 3060 12GB

处理器:AMD锐龙7 9800X3D

主板:七彩虹CVN X870 ARK FROZEN 方舟

内存:iGame影DDR5 6400 16GB×2

硬盘:七彩虹CN700 1TB Pro

电源:昆仑MU-850G冰山版

显示器:戴尔UP3218K(7680×4320@60Hz)

操作系统:Windows 11 24H2

驱动程序:NVIDIA Game Ready Driver 576.88

GPU基准性能测试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主要加入了NVIDIA GeForce RTX 5060 8GB、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NVIDIA GeForce RTX 3060 12GB(MC评测室暂无8GB版本RTX 3060,故用性能稍强一些的RTX 3060 12GB替代测试),用以详细展示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实际性能表现。可以看到,在FireStrIke、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三项测试中,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分别获得了29590、13162、6113分,较RTX 4060的28942、12960、5723分略高,说明在DX 11游戏性能上,RTX 5050相比RTX 4060更有优势一些。当对比对象替换为RTX 3060时,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展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于三项测试中的平均领先幅度达到了23%。对比RTX 5060,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有25%左右的性能差距。

在余下测试中,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除PortRoyal外,能够领先RTX 3060,但相比RTX 4060略有逊色,不过差距不大。比如在面对全景光追照明效果的SpeedWay中,RTX 4060得到了2674分,而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得到了2502分。当然,理论性能测试并不完全代表实际游戏测试结果,因此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测试来验证三款显卡的差距。

传统光追游戏性能测试

考虑到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实际定位,我们在测试游戏中加入了部分目前热门的电竞网游,并且选择该显卡的用户多半是想替换RTX 3060或是更为老旧的显卡,从而满足当下主流、热门游戏的性能需要,因此在该环节我们也主要对比目前1080p游戏市场仍然有巨大保有量的老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12GB。

本次测试十款游戏均在开启最高画质下完成测试,并且拥有光追效果的游戏会开启最高光追效果,支持DLSS的游戏会开启DLSS@平衡模式进行追加测试(支持帧生成则开启,不过不开启多帧生成,DLSS 4多帧生成我们将在后文单项测试)。根据1080p分辨率下的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在关闭DLSS的情况下,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能够平均领先RTX 3060 10%;在开启DLSS的情况下,开启了DLSS 3帧生成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能够加剧它与仅能开启DLSS 2的RTX 3060之间的差距,领先幅度达到了21%~109%不等。

将画面分辨率提升至1440p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启用DLSS的情况下,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个别游戏中略逊于RTX 3060,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这部分游戏在开启光追、最高画质的情况下严重依赖显存容量,因此拥有12GB显存RTX 3060在这部分测试中会更有优势,不过整体上来看,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性能仍然是领先RTX 3060的。而在开启DLSS@平衡模式之后,开启DLSS帧生成之后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能够平均领先RTX 3060达到36%以上。

DLSS 4游戏实测

自2018年DLSS技术发布以来,DLSS 4可以说是代表了迭代升级过程中AI模型领域中最为显著的升级。在此基础上,DLSS光线重建技术、DLSS超分辨率以及DLAA深度学习抗锯齿技术均被整合进实时计算的Transformers模型中,取代了先前的卷积神经网络渲染。值得注意的是,DLSS 4所具备的多帧生成技术作为GeForce RTX 50系列的专属特性,还能够在DLSS 3的帧生成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帧率,因此该功能也是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能打翻身仗的最大依仗。

在该环节,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在启用DLSS 4 4X@平衡模式之后,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较原生帧率提升幅度非常显著,在1440p分辨率下的帧率提升幅度达到了574%,在1080p分辨率下的帧率提升幅度达到了452%,并且像《黑神话:悟空》《赛博朋克2077》这类原本几乎无法正常运行的游戏也能够以一个非常流畅的帧率正常运行。

另外,在DLSS 4 4X@平衡模式的状态下,对比RTX 5060,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平均帧率差距在23%以内。

将对比对象替换为RTX 4060 8GB之后,凭借DLSS 4 4X的大幅帧率提升,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能够于该环节测试的8款游戏中,实现对仅能开启DLSS 3的RTX 4060的绝对压制——144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率领先幅度能够达到62%;108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率领先幅度能够达到65%。

或许看完传统光追游戏性能环节的测试结果,许多玩家打消了RTX 3060 12GB尚能饭否的疑问。以仅能开启DLSS 2的RTX 3060 12GB来看,并不能在《黑神话:悟空》《心灵杀手2》《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等游戏中得到一个相对流畅的帧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比能够启用DLSS 4 4X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RTX 3060 12GB好比“以卵击石”——根据实际游戏帧率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开启DLSS 4 4X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较开启DLSS 2的RTX 3060 12GB,于1080p、144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率领先幅度,分别达到了216%、228%。

生产力创作与AIGC测试

由于Blackwell架构面向设计师群体进行了包括神经网络渲染、RTX Mega Geometry以及编解码器在内的相关升级,为了更好体现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内容创作领域的性能表现,我们特别选用V-Ray benchmark、Davinci Resolve、UL Procyon等多款创作软件对其进行Studio创作性能与AIGC的综合测试。

根据图像、模型渲染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略微逊色于RTX 4060——在Blender Open data三项测试中,前者分别得到了1371.32、798.3、807.36分,而RTX 4060 8GB得到了1547.43、816.67、873.75分,后者的领先幅度分别为11%、2%、8%;而在V-Ray benchmark的RTX模式测试中,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得到了2941分,RTX 4060 8GB得到了3011分,二者差距也在3%以内。要知道RTX 4060的SM单元较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多出20%,这也能侧面说明Blackwell架构的优势。

由于搭载了新一代编解码器,因此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视频转码方面有RTX 4060 8GB难以企及的优势。同时,由于前者还支持4:2:2专业格式,因此能够通过硬件转码的方式完成视频转码,能够将软件转码耗时大幅压缩,从而节省时间成本。

在AIGC方面,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拥有不错的表现,根据UL Procyon AI TEXT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它能够比较好地应对Mistral 7B的测试,拥有58.86词元输出能力。同时,结合AI图像、文本生成的测试成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该环节的实际性能表现与RTX 4060相当,与RTX 5060有一定的差距。

散热及稳定性测试

除了性能之外,想必许多玩家也想要清楚地知晓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散热与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基于我们前面的拆解解析,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内部散热结构设计与PCB空间布局合理,用料与做工也不在话下,因此我们也十分期待它在该环节的表现。

在26℃的环境下,我们对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进行了Furmark烤机测试,可以发现它的GPU核心温度能稳定在62℃左右,并且此时显卡背板温度较低,手指触摸也不会觉得灼热。作为一款采用双风扇的显卡而言,其散热性能值得肯定。

功耗方面,根据记录我们还探查到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烤机环境下的平均功耗接近130W这一TDP阈值。同时,在开启光线追踪、最高画质的《赛博朋克2077》1440p与1080p游戏环境下,开启DLSS 4时的平均功耗达到了126W。也就是说,目前的光追游戏大作几乎能够将这款显卡的性能很好地压榨出来。在选购该显卡时,建议搭配一款额定功率不低于550瓦的优质电源。此外,在日常使用中,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几乎不会产生显著的噪声,能够确保在宁静的环境中不会干扰他人的休息。

另外,我们还通过“自在星球”软件对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核心Boost频率进行手动超频,并将其稳定至3000MHz,较超频前提升了353MHz。

在超频状态下,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成功完成了FireStrike Ultra测试,并得到了6611的显卡分数,较超频前提升了8.1%,也就是说这款显卡确实具备不错的超频空间。

此外,在超频模式及风扇全速运转的情况下,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顺利通过了Furmark稳定性测试,核心温度维持在57℃的稳定状态。因此,将该显卡安装于紧凑型小钢炮机箱内,玩家可以完全放心其散热性能。

小结

在市场定位方面,NVIDIA将RTX 5050定位为一款针对1080p游戏和轻量级AI创作的架构更新产品。该产品亦是更新换代RTX 3050、RTX 3060、RTX 2060以及GTX 1650等早期入门级游戏显卡的理想选择。目前,NVIDIA建议的零售价格为2099元起,显示出一定的价格竞争力。这一价格策略为预算有限但期望体验新架构显卡性能的用户提供了可选方案。在DIY市场中,RTX 5050的功耗仅为130W,仅需一根8pin电源线供电,适合功耗低至550W的台式电脑使用。这使得RTX 5050能够兼容更多老旧平台,降低了用户升级显卡的门槛。无论是对旧电脑进行性能提升,还是构建一台入门级游戏主机,RTX 5050均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曾几何时,GTX 1650、RTX 2060、RTX 3060等老款显卡是玩家在1080p分辨率下享受主流网游或流畅光线追踪效果的理想之选。然而,随着游戏对显卡性能要求的不断攀升,尤其是《黑神话:悟空》《赛博朋克2077》《三角洲行动》等众多新游戏的推出,RTX 3060甚至RTX 4060都已难以满足当前的性能需求。相比之下,搭载了NVIDIA Blackwell架构、配备更强劲性能的第四代光追核心和第五代AI核心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在DLSS 4技术的辅助下,无疑更能胜任这一挑战。它不仅能以超过60fps的流畅帧率运行1080p分辨率下的全特效光追游戏,还能在1440p分辨率下提供全特效光追游戏的优质体验。随着光线追踪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享受由光线追踪和DLSS 4带来的更加真实且流畅的游戏体验,已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还能够轻松实现核心Boost频率超过3GHz的超频,并且能够带来不俗的性能增强。因此,对于那些对超频有需求的主流游戏玩家而言,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无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回归产品本身,采用的嘻哈风格设计赋予了它独特的外观,并且扎实的做工与不俗的用料选择也确保了其在散热性能方面的优秀表现。此外,由于体积小巧,它也特别适合安装在“小钢炮”主机中。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希望体验新架构技术的硬件爱好者来说,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体验NVIDIA最新Blackwell架构的机会,感受新架构在性能和功能上的提升。我们相信对于那些仍在使用RTX 3060或更早型号显卡的游戏玩家而言,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升级选择。

猜你喜欢

关晓彤戒指闹乌龙:蒋欣 为其遮掩 背后,竟藏着明星代言的潜规则?

结果扒来扒去才发现,这哪是娱乐圈大瓜,分明是品牌方和明星之间的“商业博弈”——毕竟,关晓彤手上那枚戒指,可是价值六位数的顶奢代言款!更搞笑的是,这已经不是关晓彤第一次因为戒指上热搜了。 蒋欣的紧张也就好理解…

关晓彤戒指闹乌龙:蒋欣 为其遮掩 背后,竟藏着明星代言的潜规则?

虚拟化市场变天,新华三CAS何以成为扛鼎者?

以银行业的客户为例:经历一年有余的黑盒测试,新华三成为某银行引入的唯一一家中国虚拟化厂商,基于H3C CAS提供的虚拟化方案,顺利承接原有平台的业务系统,成功实现国产化转型与各项适配工作,为后续全面替换做好了…

虚拟化市场变天,新华三CAS何以成为扛鼎者?

《苍茫首日评分8.2领跑五一档》,曾毅银幕首秀,口碑炸裂!

剧情中,赵天涯与叛逆的Rapper于虹(由周奇饰演)组成的“冤家师徒”组合为影片带来了无数欢笑——从草原婚礼上出现的“羊跑了”乌龙事件,到高速服务区“变装躲债”的脑洞大开场景,影院内的笑声几乎没有中断。同名主…

《苍茫首日评分8.2领跑五一档》,曾毅银幕首秀,口碑炸裂!

支付宝口令在哪里领取

支付宝口令在哪里领取

万基泰科工集团取得地下管网辅助焊接装置专利,解决目前装置固定不牢与实用较低的问题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万基泰科工集团西南科技有限公司、万基泰科工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地下管网辅助焊接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070706U,申请日期…

万基泰科工集团取得地下管网辅助焊接装置专利,解决目前装置固定不牢与实用较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