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年的漫长等待,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Starlink)终于冲破最后一道监管闸门。七月九日,印度太空推广与授权中心(IN-SPACe)向这家全球卫星通信巨头发出运营授权书,为其打开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南亚市场扫清关键障碍。
这份授权许可标志着星链在印度的征程迈入全新阶段。根据IN-SPACe的官方声明,许可有效期为五年或至星链第一代星座寿命终结(以先到期者为准),允许该企业在印度境内启用其低地球轨道卫星群提供通信服务。该卫星群由四千四百零八颗卫星组成,飞行高度在五百四至五百七十公里之间,可为印度全境提供高达600Gbps的数据吞吐能力。
此前一个月,星链刚刚获得印度电信部颁发的运营商牌照,太空监管许可成为其落地印度的终极障碍。由此,星链成为继欧洲通信卫星旗下的OneWeb和信实工业旗下的Jio Satellite之后,第三家获得印度市场准入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商。
尽管监管大门已经敞开,星链仍需完成三项关键筹备:获取印度分配的卫星频谱、建设地面基础设施,以及通过安全合规测试。印度通信部长吉里拉迪蒂亚·辛迪亚此前透露,印度电信部将为星链提供试验频谱,用于安全标准验证。若进展顺利,这项“从天而降”的互联网服务将在未来数月内登陆印度。
星链的印度征途充满戏剧性转折。此前,该企业与印度电信巨头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Jio陷入激烈博弈,双方就卫星频谱分配机制展开公开争论——星链主张行政分配,而Jio坚持要求拍卖分配。最终印度采纳了星链立场,认定卫星频谱具有共享特性,不适合采用传统电信频谱的拍卖模式。
jrhz.info颇具深意的是,尽管存在竞争关系,星链今年三月先后与Jio Platforms及Bharti Airtel签署分销协议。这两家本土电信巨头将依托其覆盖全印度的零售网络,代理销售星链终端设备,并为企业和偏远地区学校、医疗机构提供卫星互联网解决方案。这两家企业合计掌控着印度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电信市场份额。
目前,星链运营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在轨卫星群,超过六千七百五十颗卫星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服务已延伸至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亚洲市场。随着星链正式叩开印度大门,其竞争对手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Project Kuiper)也正加紧寻求印度监管机构的审批,一场卫星互联网的“空间竞赛”正在南亚大陆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