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大范围高温,降雨先后来,分布范围都是两个极端走,同时,对于我国近海区域的台风胚胎,已经发布低压之后,还在继续发展,未来的台风活动趋势依然保持很强,登陆我国的概率加大,只不过,这变数也是来水的调整,那高温,降雨,台风如何发展呢?下面就一步一步来看看。
相对来说,我国的天气是属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模式,这也是夏季的常态化,本身气候波动因子较多,大家理解一下就行,下面我就分开来说,先从台风胚胎来说,因为已经有一个影响我国。
长江口“台风”增强!台风韦帕将生成登陆我国?
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扰动活跃,连我国长江口的92W台风胚胎都出现了增强,我国也针对其发布了低压预警,虽然说从接下来的路径来看,是要远离我国,并且北上,其强度上来讲,我国也就给出了一个7级巅峰,风速为15ms/。
但其对我国影响还是存在的,这个低压降可能带来北方的冷涡活动,对我国气候带来改变过程。
所以,这里我国针对说明,还是有必要的,同时,在长江口这个“台风”发展之下,附近的91W也在变化之中,不少人也在说,这会不会出现整合的可能性,的确是有可能的,两个距离很近,但是不是牵手,这个不好确定,这要是其中一个出现爆发的话,吞噬的概率较高,弱的话,就是“相互排斥”,那这肯定也会影响其低压的路径发展。
jrhz.info那么,针对它的变化还是有点争议,主要是风速在15m/s巅峰的话,这距离命名有一段距离,其部分机构显示又可以超过18m/s的趋势,所以,出来了就占用一个,没有也就这样。
然而呢?这个的确不是最为关键的,最为关键的还在后面,5号台风“百合”生成也是去了日本。
其94W(部分撤编)发展是极其关键的(当然,这里提醒一下,不排除整合新的台风胚胎,因为这一块区域热带扰动太多了),无论是GFS,EC都把这个台风胚胎指向了我国,只不过在登陆点上,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当然,其强度也是一样的。
从EC的趋势来看,预计在18日的时候,会在菲律宾东部发展出来,并且达到998hPa(气压值标准),而过后将在副热带高压带动之下,走向福建,广东等地,有可能从台湾擦肩而过,距离非常近,然后登陆。这相对此前的路径更加偏西一点。
但强度还好,顶多就是一个小风暴,登陆时候的气压值在993hPa的状态,所以,不是很强。
然而GFS就有点疯狂了,也认为在18日可以发展出来,过后疯狂爆发,预计在20日的时候,爆发出946hPa气压值,这说明什么?那就是有概率成为今年的一个超强台风,过后,认为会直奔台湾,并且在登陆前达到953hPa,这什么情况?6号台风韦帕是超强台风登陆要来了?这意思就是94W变大台风登陆,所以,EC,GFS都认为会靠近我国,但是变化区间很大,此前GFS还认为一路狂奔北上,冲入东北。
我当时也给不少粉丝说,这太远了,变化区间很大,而且接下来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是它走动的关键,但真的出来了,的确登陆我国概率较大,只是在哪里,副高北方压住现阶段是主流,再次出现调整之后,也来给大家说明。
新一轮大范围高温来袭,降雨14日北上
对于高温来说,面积真的是太大了,副热带高压在不断笼罩之下,真的是太热了,其京津冀,山东,湖北,江苏等15省市区有35度以上高温,局地超40度,所以,广东,广西,福建的朋友还是要开心一下,台风的发展带降雨缓解了高温,虽然雨水也有极端性,但相比这会承受高温来说,更难受。
当然,很快也会加入高温群之中,不能完全避开,超大副热带高压来了,而且高温的激烈程度在14日还会增强,扩大,其14-17日,四川盆地、江淮、江南北部等地也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
所以,14日是高温面积再一次扩大的关键,但还没扩展,其实已经很热了,在强一点,稳妥妥的40度+不少了,不少区域可能会打破历史同期极值,做好准备,而14日的降雨转变过程,北上,主要是东北,华北为主,这就是上面提到的低压配合,加上北方冷涡发展之下,可能迎来一波降雨转变。
其内蒙古,黑吉辽,山东,河北等区域可能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暴雨的局面。
但相对来说,如果台风胚胎变化了,也就是长江口“台风”变了,也会出现雨水的转变,那这也说明了它的走动是关系到雨水的,特别是山东区域,可能最为关键,而这一波雨水4天先后发展。
而过后从17日,更大规模的降雨到来,其南方出现大面积的雨水趋势,只是强度不大,在10毫米到25毫米较多,但相对于高温来说,也算是幸福的,这或许跟台风有关,所以呢?一切都是台风变化关键为主,后续重点再看。
重点提醒
如今主要就是注意高温的发展,35度以上高温大面积存在,甚至40度以上不少,降雨都是其次的,然后就是94W台风胚胎这一块区域,可能融合一个大台风出来,虽然GFS给出了后面还有连续台风趋势,但副高改变也是一切转变基础。所以,不要着急,耐心点,稳定了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