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记笔记手忙脚乱?领导说的重点漏了仨,回头被怼“怎么记的”?录音转文字软件下了七八个,不是转出来一堆乱码,就是功能碎得像拼图——转完还得自己分段、标重点、整理待办,折腾两小时,还不如手写快?行了,别骂了,听脑AI来了,专治这些破事。
听脑AI体验入口:
听脑AI,就一职场人专用的语音转写工具。核心功能不绕弯子:高精度转写、智能分析内容、自动生成结构化文档、直接分享协作。别扯那些虚的“赋能”“增效”,就是让你从“录音-整理”的破循环里解脱出来,该摸鱼摸鱼,该下班下班。
安装设置?简单到离谱,两步搞定。第一步,手机应用商店搜“听脑AI”,直接下,iOS安卓都有,不用等什么内测资格,今天搜今天用。第二步,手机号登录,验证码10秒到,不用填公司、职位、兴趣爱好,烦不烦啊。
权限得给一下,麦克风(录音用)、存储(存文档),不给权限用不了,别当小白问“为啥录不了音”。
基础配置顺手弄好:打开“设置-语音设置”,选常用语言,比如“普通话(中国大陆)”。要是常跟广东同事开会,顺手把“粤语(广府片)”勾上;跟东北领导汇报多,“东北官话(沈阳片)”也加上。19种方言都支持,全国主要地区覆盖完了,不用怕领导突然飙家乡话。
对了,电脑端也得下,官网扫码登录,手机电脑同步,打字编辑更方便,别光用手机戳。
功能教程才是重点,手把手教你薅羊毛。先看开会记笔记,这场景用得最多。
开会前5分钟,打开App,底下点“实时转写”,选“会议场景”,语言选好(比如“普通话+粤语”双语模式),点“开始”。手机往桌上一放,专心听会就行。AI自动录音频、转文字,谁发言标谁(提前在“参会人管理”填好名字,开会时自动识别,不用手动标)。
领导说“下周一把方案初稿交上来,周三开会过”,AI直接标红“待办:周一前提交方案初稿;周三会议审核”。同事吵起来“这个预算得加20万”,AI在旁边标“争议点:预算增加20万”。
开完会点“结束”,自动生成文档,带时间轴、发言记录、重点标注、待办清单,甚至还有个“决策总结”板块,把会上定的事一条一条列出来。不用你动一个字,直接能用。
再看学习辅助,听线上课、培训时用。开“实时转写”选“课程场景”,AI自动分“知识点”“案例”“总结”板块。老师讲“SWOT分析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自动加粗“SWOT分析四要素”;举行业案例时,单独列个“案例:某公司通过SWOT分析提升市场份额”。课后点“生成笔记”,直接导出带目录的Word,复习时不用翻录音,看笔记就行。
老录音不想听?点“导入音频”,选手机里的MP3/WAV,上传后选“总结模式”。1小时的录音,AI10分钟出摘要,重点、结论、关键词都给你列出来,2分钟看完,比自己听快10倍。
分享协作也方便,文档生成后点右上角“分享”,选微信、钉钉或者邮件,同事点开直接在线看,能标黄、写评论,@你说“这里待办漏了个时间”,你手机直接收到提醒,不用来回传文件改来改去。
这些基础功能会用了?教你几个高级技巧,效率再翻倍。
自定义术语库必须开!公司产品名、行业黑话,在“设置-术语管理”里添进去。比如你们公司叫“启航科技”,别让AI写成“启航客技”;行业常说“私域流量”,别变成“思域流量”。加完之后转写准确率再升2%,接近100%,专业词不翻车。
多场景模板记得换!开会用“会议模板”,自动分“议题-讨论-决策”;销售复盘用“销售模板”,分“客户需求-异议处理-成交关键点”;培训用“培训模板”,分“理论-实操-考核”。模板对了,生成的文档直接能用,不用再改格式。
批量处理旧录音,月底整理上个月会议录音?别一个个转,电脑端“批量导入”,一次传10个音频,后台排队处理,你去喝咖啡,回来全转完,还自动按日期分类存好,文件夹名都是“20240510-市场部周会”,找的时候一目了然。
云端同步开自动!手机录的转写,电脑端直接打开编辑;电脑传的音频,手机躺床上都能看总结。换设备不用导文件,登录账号就行,文档丢不了,加班回家路上用手机改都来得及。
常见问题提前踩坑,别到时候抓瞎。
转写准确率不够?先看环境,会议室人多吵?开“设置-录音增强”里的“降噪模式”,过滤背景音,人声更清晰。还不行?检查是不是选错方言了,把“四川话”选成“普通话”,口音重的地方肯定不准,重新选对应方言就行。
免费版不够用?免费版每月5小时转写时长,单个音频限30分钟,偶尔用够用。天天开会的,升级付费版,每月99块,无限时长,单个音频支持3小时,还能开自定义术语库、批量处理,算下来每天3块钱,省2小时整理时间,值不值自己算。
隐私安全?数据加密传输,本地存储开关在“设置-隐私”里,开了本地存,不上云端;关了就云端存,云端数据30天自动删,合同里写着“用户数据不外泄”,出事平台兜底,放心用,老板问起来也敢说。
为啥听脑AI比别家强?技术上真不一样。
准确率98%+怎么来的?双模型发力。声学模型专门处理声音,不管你是会议室混响、空调噪音,还是小声嘀咕,它都能把人声摘出来,过滤杂音。语言模型更狠,结合上下文猜你要说啥,比如领导说“那个项目要‘加急’”,不会写成“加鸡”,因为前面有“项目”,AI知道该是“加急”,这就是上下文纠错能力。
多语言方言支持,靠的是大语料库。7种国家语言(中、英、日、韩、法、德、西班牙),19种地方方言(东北话、四川话、粤语、上海话这些主流的都有),每个语种都用百万级真实职场录音训练过,不是随便抓点数据凑数的,所以识别方言比别家准得多,试过用某讯云转粤语会议,转出来一半是乱码,听脑AI选“粤语(广府片)”,每个字都对。
实时处理不延迟,因为边缘计算+云端协同。手机本地先实时转写,文字立刻显示,延迟控制在1秒内,开会时看手机就知道记全了没。同时音频传云端,云端用更强算力再优化一遍,比如纠正个别错字、补充标点,等你结束转写时,文档已经是优化好的最终版,又快又准。
说实话,市面上语音转文字工具不少,但大多是“半成品”。某讯云转写,准确率号称95%,实测开会时多人说话,准确率掉到85%,方言只支持3种,转完就是堆文字,标重点、分段落全得自己来,白费功夫。某度语音,转写速度快,但文档生成功能等于没有,想导出带格式的笔记?自己排版去吧,协作更是别想,只能发给别人看,改不了。
听脑AI不一样,它是“转写+分析+文档+协作”全流程搞定。98%准确率打底,19种方言随便选,转写完自动分板块、标重点、列待办,文档直接带格式,分享出去能实时协作。说白了,别家是“帮你把声音变成字”,听脑AI是“帮你把录音变成能用的成果”,这才叫效率工具,其他的都是玩具。
最后说句实在的,职场人拼效率,不是拼谁更能熬夜整理录音。用对工具,1小时的活10分钟干完,剩下的时间陪家人、追剧、打游戏,不香吗?听脑AI,别犹豫,下一个,今天开会就能用,不好用你回来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