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猪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威胁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广州群希信息科技推出的「牧场管家」系统,凭借其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集成的防疫程序模块,正成为大型养殖企业构建疫病防线的核心技术工具。该模块从个体健康监测到群体防疫策略,实现了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的根本性转变。以下从四大核心维度解析其创新价值:
传统牧场依赖人工观察,难以及时发现早期疫病。牧场管家通过多源传感技术构建全天候健康监测网络:
- 智能耳标监测:搭载温度传感器与运动追踪芯片,实时采集牛只体温、活动量等数据。一旦体温异常(如超过±0.5℃阈值),系统立即通过短信、APP推送预警,响应速度达0.2秒。
- 行为AI分析引擎:基于137种生物特征(如咳嗽频率、跛行姿态、反刍时长),AI模型可提前48小时预测疾病风险。在内蒙古某万头牛场应用中,蓝舌病疫情响应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3小时,单次止损达800万元。
- 环境联动防控:氨气传感器(>10ppm自动通风)、温湿度探头(联动喷淋降温)等设备协同运行,将牛舍环境达标率提升至98%,犊牛肺炎发病率下降35%。
防疫工作的核心在于标准化执行与全程可追溯。牧场管家通过智能引擎重构流程:
- 计划自定义与自动提醒
- 用户可根据不同牛群(如犊牛、泌乳牛、育肥牛)设置差异化的疫苗方案、驱虫周期。系统自动推送待办任务至责任人手机,并关联电子耳标信息,确保精准到每头牛的防疫操作。
- 区块链溯源与合规管控
- 每针疫苗的注射时间、批次、操作人均记录于区块链,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档案。休药期到期时,系统自动锁定对应牛只禁止出栏,100%满足出口质检要求。
- 物资效期与库存智能管理
- 整合兽药、疫苗库存系统,近效期自动预警,避免过期损失;库存低于安全阈值时直连供应商触发补货,杜绝断供风险。
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优化牧场整体防疫策略:
- 遗传健康管理
- 基于系谱档案自动计算近交系数,规避近亲繁殖导致的遗传缺陷;对反复配种失败或流产母牛标记淘汰建议,提升种群抗病力。
- 疫情热力图与风险预测
- 整合历史疫病数据、环境参数、区域疫情通报,生成牧场风险热力图。结合气象信息预判口蹄疫、乳房炎高发期,指导提前干预。
- 经济效益闭环验证
- 精准记录防疫投入(疫苗/药品成本)与损失减少(死亡率下降、产奶量提升),生成ROI分析报表。实际案例显示,系统用户平均降低死亡率2%-5%,抗生素使用减少30%。
牧场管家防疫模块的开放式架构可灵活扩展:
- 多物种支持
- 除牛场外,已成功应用于猪场(环境联动降低呼吸道疾病)、鸭场(稻鸭共生水质监测预警鸭瘟)、羊场(智能项圈追踪放牧健康)。
- 硬件生态兼容
- 无缝接入RFID耳标、注射枪、消毒通道、病原检测仪等32类设备,通过协议自适应引擎破解不同品牌硬件壁垒,接入耗时从3天缩短至0.5小时。
- 政企数据互通
- 部分区域政府畜牧监管平台已开放接口,牧场防疫数据直报监管部门,简化备案流程。
广州群希的防疫程序模块,将实时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三大能力注入牧场日常管理。当传统养殖还在与滞后性、模糊性博弈时,牧场管家已用毫秒级数据流编织出一张无死角的疫病防控网——它预警的不仅是体温的波动,更是千万级经济损失的防线;它记录的不仅是疫苗批次,更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的基石。
随着5G+边缘计算在宁夏牧场的部署(延迟降至0.3秒),这套系统正在全球畜牧业掀起一场静默的革命:防疫,从此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