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技术思维 vs. 产品思维:
技术思维的特点: 逻辑、严谨、确定性、实现导向。关注的是如何正确地构建它。
产品思维的特点: 用户导向、商业导向、不确定性、价值导向。关注的是为什么做,做什么。
常见的冲突场景(举例):
场景1:程序员:“这个需求不合逻辑,实现起来很复杂。” vs. 产品经理:“但用户就是这么用的,能解决他的痛点。”
场景2:程序员:“这个功能可以用最新的XX框架,性能最好。” vs. 产品经理:“但市场窗口期很短,我们能用成熟技术快速上线吗?”
结论:转型PM,本质是思维模式的切换。
第二部分:NPDP知识体系:为技术人量身打造的“产品方法论”
NPDP七大知识领域解析(技术人视角):
新产品战略:认知补全不再是等需求,而是学习如何从公司战略、市场分析、竞品分析中推导出产品方向,这是为什么做的顶层设计。
组合管理:理解公司资源是有限的,学习如何评估和筛选项目(ROI、风险、战略契合度),决定资源的优先分配。告别“功能排期”的被动状态。
新产品开发流程:核心!学习经典的Stage-Gate(门径管理)流程和敏捷开发流程。技术人熟知敏捷的“执行”,但NPDP教你敏捷的“全局观”,以及如何将两者结合。
文化、组织与团队: 从单打独斗的编码,到学习如何构建跨职能团队(产品、研发、设计、市场),如何激励和领导他们。这是软技能的系统化学习。
工具与度量:技术人熟悉技术度量(性能、代码质量),NPDP教你产品和市场的度量(用户增长、留存、转化率、NPS)。用数据驱动决策。
市场研究:从“我觉得”,到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用户访谈、问卷调查、A/B测试)去了解用户真实需求。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了解产品从引入、成长、成熟到衰退的全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应采取的不同策略。
第三部分:NPDP备考与实践:如何将理论落地?
考试形式与难度:200道单选题,4小时,通过率尚可,但需要系统学习。
可以了解2025年11月的课程,跟随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
直播课堂 - 希赛网
备考建议 for 技术人:
转变心态:备考过程就是一次强制的思维转换过程。不要用技术思维去“抬杠”,而是去理解背后的商业逻辑。
结合实际:将NPDP的理论套用到你当前或过去的项目中去复盘。比如,你们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符合Stage-Gate的哪个阶段?你们是如何做市场研究的?
重点关注“陌生领域”:对于技术人来说,战略、市场研究、组合管理通常是知识盲区,应投入更多精力。
报考要求:
获得本科学历及以上:最近四年已累计两年以上新产品开发职业工作经验。
获得专科学历及以下:最近八年已累计五年以上新产品开发职业工作经验。
其他:40小时的培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