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滴灌带”、智慧育秧中心、“农业智慧大脑”……7月8日至10日,全省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培训班在富顺县举行。与会代表先后走进富顺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富顺稻粱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代寺镇李子村“2+2+1”粮经复合模式示范点,参观现代农业的生产场景。
走进富顺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的懋丰园柑橘基地,“高厢深沟,聚土垄作”模式下的千亩柑橘园规整有序,先进机械设备协同配合,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土壤与作物数据。顺着土垄望去,一根根黑色的滴灌带在阳光下泛着光,这是国外先进滴灌技术在发挥作用。
“这根‘智慧滴灌带’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按需灌溉’,从‘人背药桶’到‘机器喷灌’的转变。”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技术可以实现每年水肥管理人工成本减少65%以上、节水率达70%以上、节约肥料50%以上,并实现亩产2000公斤以上、亩产值2万元以上,带动就业20余人,人均务工收入增加1.6万余元。
在代寺镇丰光村,与会代表对“农业智慧大脑”——川南首个稻粱大数据中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是集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智慧应用、产后保障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中枢,物联网监测、病虫监测等技术在这里聚合发力,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农田管理。
只见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着5.8万亩农田的“健康指数”:苗情实时看、墒情自动测、灾情早预警,管理效率提升32%。此外,搭建的卫星遥感监测耕地非粮化及非农化预警系统、撂荒地监测预警系统,对30万亩园区农作物及土地全生命周期精准监测。这套“空天地一体化”数字管理系统,让农田管理从“看天脸色”变为“数据说话”。
jrhz.info富顺被誉为“中国再生稻之乡”。按照“打造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富顺县水稻高粱现代农业园区高规格建成水稻高粱标准化基地2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农田协同发展,将8个乡镇、43个行政村纳入产业版图,园区总产值25.4亿元。有了科技与模式创新撑腰,凭借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全省水稻单产第一的优势及常年领先的再生稻单产水平,富顺县正朝着全省“水稻第一县”的目标大步迈进。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富顺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春大豆+夏大豆+高粱+再生高粱+冬季蔬菜“2+2+1”和“稻稻渔”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亩均实现“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目标,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大幅提升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当地还通过依托“院地科研合作+稻粱大数据平台+数字社会化服务”,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园区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富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富顺县聚焦“提升园区建设质效、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目标,已建成柑橘省五星级、水稻高粱省四星级、粮桑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各1个,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从柑橘园里智能滴灌带流淌的“科技活水”,到稻粱大数据中心跃动的“数字脉搏”,再到“金字招牌”的惠农富农……如今,富顺县正以科技赋能、品牌增值重塑着现代农业版图,走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丨自贡网
记者丨周 嘉
通讯员丨刘瑞 许丹丹
编辑丨王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