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水利水务领域的智能化转型至关重要。数字化的物联网系统在供水、排污、防汛、生态等各个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城市水利水务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一、精准保障供水安全与高效
1、智慧水源地全方位守护
水源地是城市供水的源头,其水质、水位、流量等参数的稳定关乎供水安全。物通博联水利数采网关部署于水源地,可无缝接入水质监测仪、水位计、流量计等设备。通过 RS232、RS485、以太网口等丰富接口,实现对水源地关键数据的精准实时采集。无论是水质中的酸碱度、溶解氧等指标,还是水位的细微变化、流量的动态波动,都能被及时捕捉。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如水质污染趋势初现、水位低于警戒值,网关借助 5G/4G通讯方式,迅速将预警信息传输至管理平台,为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争取宝贵时间,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供水危机。
2、水厂生产智能化升级
进入水厂内部,物通博联水利数采网关连接起水泵、加药设备、过滤设备等各类生产设备。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包括设备的启停状态、运行时长、能耗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分析,可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隐患,如水泵的异常振动、加药设备的药剂输送不畅等,以便及时安排维护保养,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同时,结合PLC下控技术,利用网关远程下发指令功能,依据用水量的实时变化快速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实现水厂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供水管网精细化管控
供水管网宛如城市的 “水动脉”,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供水质量。物通博联水利数采网关部署在管网关键节点,与压力计、流量计、漏水检测仪等设备协同工作。实时监测管网压力、流量,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压力突变、流量异常等情况,快速定位漏损点。一旦发现漏水,可远程关闭相关阀门,减少水资源浪费,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抢修。以某城市为例,应用该网关后,管网漏损率显著降低,有效提升了供水系统的稳定性与水资源利用率。
二、高效助力排污治理与监管
jrhz.info1、污水排放实时监测
在排污环节,物通博联数据采集网关连接污水排放口的流量计、水质监测仪等设备,实时采集污水流量、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关键污染物指标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时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让监管部门随时掌握企业污水排放动态。若企业排放数据超标,网关立即触发报警机制,通知相关企业与监管人员,为及时查处违规排放行为提供有力依据。
2、污水处理厂智能运维
污水处理厂内,网关连接各类污水处理设备,如格栅机、曝气机、污泥脱水机等。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处理工艺参数,如曝气量、污泥浓度等。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处理流程,当发现设备异常故障时自动告警,从而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或安排维护,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稳定达标。同时,利用远程控制功能,实现设备的远程启停与参数调整,减少人工现场操作频次,提高运维效率。
三、科学提升防汛应急能力
1、雨情水情实时感知
防汛工作中,雨情水情信息的及时获取至关重要。物通博联水利数采网关连接雨量计、水位计、流量计等设备,部署在河道、水库、泵站等关键位置。实时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量等数据,通过 5G/4G 高速网络快速传输至防汛指挥中心。以栖霞区为例,借助此类技术实现了水情实时掌控,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数据支撑。
2、防汛设施远程管控
对于水闸、泵站等防汛设施,物通博联网关实现远程控制与状态监测。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操作水闸的启闭、泵站水泵的启停,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汛设施运行状态。同时,实时掌握设施运行状况,如设备故障、水位超限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通知维护人员处理,保障防汛设施正常运行,提高防汛应急响应速度。
积极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3、生态用水精准调控
在水生态保护方面,物通博联数据采集网关助力实现生态用水的精准调控。通过连接河流、湖泊周边的水位计、水质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生态水位与水质状况。根据生态系统需水要求,利用网关远程控制功能,调节相关水利设施,合理分配水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与水质稳定,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