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28日,一架曾多次执行航班任务的波音737-200型客机按计划从夏威夷希洛国际机场起飞,开始了一次原本应当平稳顺利的旅程。机上共有89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飞机编号为N73711,飞往檀香山。起飞时一切正常,驾驶员操作娴熟,飞机顺利爬升,航班服务也如常进行,空乘人员开始为乘客递送饮料,乘客们大多系着安全带,飞行气氛平静祥和。
然而,就在飞机达到约2400英尺(约7300米)高空的稳定飞行阶段时,突发事故打破了这一切。机体前方顶部偏左处突然炸裂,形成一个巨大的破洞。空气压力剧烈变化,机舱内外气流瞬间相通,强烈的气流犹如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将未固定的物品疯狂吸出机舱。正在第五排收集空杯子的机舱服务主管兰辛被气流猛地卷入破洞,直接被吸出机外,留下震惊和无尽的遗憾。
机舱内,另一名空乘员富田正处于前排,突然被脱落的飞机残骸击中,重重摔倒在地,幸好被乘客紧紧抓住,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事故引发了“拉链效应”,机体损伤迅速扩大,从驾驶舱延伸至机翼区域,飞机壳体大片撕裂,机舱前段几乎成了敞篷状态。乘客们被突如其来的气流猛烈冲击,身体几乎随时可能被吸出机外,物品四处乱飞,机舱内一片混乱,许多乘客因此受伤,甚至因气压骤变呼吸困难,部分人出现昏迷。
幸运的是,事故发生时大部分乘客仍系着安全带,避免了更大的伤亡。驾驶舱内,副机长汤普健斯感受到头部被猛烈拉扯,转头一看,发现驾驶舱与机舱已部分分离,机长罗伯特从破损的头等舱天花板看到蔚蓝天空,瞬间震惊不已。两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迅速检查仪表,确认发动机正常运作,飞行结构尚未完全崩溃,飞行尚能维持。
jrhz.info冷静下来后,汤普健斯立即通过无线电联系距离最近的卡富鲁伊机场,申请紧急降落。尽管机体破损发出巨大噪音,无线电和耳机依旧能正常使用,这成为联系救援的关键。驾驶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安全降落:继续高速飞行可迅速抵达机场,但乘客可能因缺氧丧命;减速和降低高度虽增加风险,但可缓解乘客呼吸困难。两人决定放缓速度,降低飞行高度,尽量控制飞机,减少乘客不适。
机舱内的乘客情绪极为紧张,不知飞机是否还能正常操控。空乘米歇尔·本田展现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她匍匐在机舱地板,安抚惊慌的乘客,并询问是否有具备飞行经验的旅客愿意协助。随着飞机降至约3000米,速度降至320公里/小时,噪音虽大但乘客能正常呼吸,渐渐意识到飞行员仍在控制飞机,紧张情绪逐渐缓解,泪水中夹杂着希望。
飞机目标是迫降在茂宜岛机场,但机体损伤和复杂地形带来了极大挑战。飞机液压系统受损,操控变得异常艰难;起落架指示灯未正常亮起,甚至备用方案也未奏效。仪表数据紊乱,驾驶员只能依靠与地面通话确认飞机状态。凭借丰富的飞行经验和冷静的判断,飞行员小心避开高低起伏的山丘,逐步降低高度,最终在机场上空盘旋。
经过一番艰难尝试,飞机终于稳稳降落。机上绝大多数乘客得以幸免于难,这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迫降堪称航空史上的奇迹。驾驶员沉着应对,展现了非凡的专业水平,挽救了数十条生命。除了兰辛被吸出机外,其他乘客均幸存。事故造成65人轻重伤,7人重伤,1人失踪。
搜救人员以失事地点为中心,展开大范围地毯式搜寻。考虑到兰辛在高空遭遇强烈气流,她极有可能被卷至远处。搜救范围多次扩大,包含附近海域,但始终未找到任何踪迹。最终,兰辛的遗体未被寻获,成为永远的谜团。
事故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事故进行了全面调查。幸存者反映,有人登机时曾发现飞机前部表皮有裂痕,照片也证实了这一点。调查发现,这些细小裂痕源自机体铝合金粘合剂失效,尤其是在夏威夷盐分高湿度环境下,粘合剂老化,导致机身表层产生裂缝和轻微变形,最终引发了结构失效。
此外,这架飞机服役时间远超设计标准,设计最大飞行次数为75000次,而事故当天已经飞行了89090次,严重超标。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美国各大航空公司迅速开始淘汰老旧机型,推行严格的维护检验标准。1988年,美国众议院通过《飞行安全研究法案》,加强空难调查与预防研究。波音公司也于同年8月停止生产737-200型飞机,中国也已全部退役该机型。
尽管如此,波音公司后续设计的飞机仍被多国质疑存在缺陷,部分国家对波音飞机实施飞行限制。事故飞机因结构毁损无法修复,被卡富鲁伊金属回收人员就地拆解,部分残骸及一条安全带现陈列于茂宜岛纸飞机博物馆,成为警示后人的历史见证。该事故也被电影《九霄惊魂》改编借鉴。
两位驾驶员凭借这次事件的沉着冷静,继续在航空业服务,他们的职业生涯因此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纪念因事故被吸出机外的兰辛,1996年在檀香山国际机场附近建成兰辛纪念公园,靠近阿罗哈航空登机门。该公园不仅缅怀遇难者,更提醒飞机制造商和运营者严守安全底线。
这次空难再次警醒世人,生命关乎无小事,每次飞行都不能掉以轻心。细致的检查和系统的排查是保障安全不可或缺的环节。虽然旅行带来美好体验,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没有生命的保障,再美的旅途也无从谈起。此次事故推动了航空法规的完善,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水平,成为航空史上的重要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