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西南地区首套220kW高安全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在微网优联Wi-Fi智能终端产业园正式亮相并投入应用示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应急电源领域实现核心设备自主化的重大突破,为缓解西南地区电力供需紧张局面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024年绿色低碳领域揭榜挂帅项目 — 高安全 220kW 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产品发布会活动现场。朱信雨摄
该项目由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厚普清洁能源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集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是成都市科技局 “2024年绿色低碳领域揭榜挂帅项目 — 高安全220kW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 的重要成果。项目团队提前8个月完成了产品研制,并在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举行了产品发布仪式。
“2024年绿色低碳领域揭榜挂帅项目 — 高安全 220kW 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产品发布仪式揭幕。朱信雨摄
校企联合创新,打造高效安全能源应急体系
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在应急供电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氢燃料电池应急供电系统以其环保、低碳、稳定、安全且低噪音的特性,成为 “双碳” 战略背景下零碳园区、重要单位及电力短缺地区备用电源的理想选择。
jrhz.info该应急发电系统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前沿氢能技术,采用“燃料电池+固态储氢”一体化设计,通过五项关键技术创新,构建了一套安全高效的能源应急体系。
高安全220kW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产品。朱信雨摄
产品采用标准集装箱模块化组装,融合了大功率高效燃料电池发电、低压固态储氢气及不间断供电电力转化等先进技术。电网断电后,系统能够瞬间切换至应急供电模式,确保电力供应无缝衔接。在额定功率200kW下,系统可连续供电2小时以上,通过在线更换固态储氢模块,可实现无限时持续供电。
在燃料电池技术上,荣创新能的研发团队攻克了“氧饥饿”和“氧饱和”导致的效率损耗难题,通过精准控制氧气供应,显著提升了发电效率。该系统额定发电效率突破48%,峰值效率超过65%,实现了同等氢气输入下的电能输出最大化。同时,燃料电池系统已通过国际权威的SIL2功能安全认证,确保了产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固态储氢技术保障安全,提升供能灵活性
储氢安全是氢能应用的关键环节。该系统创新性地采用固态储氢技术,将氢气以原子态存储于特制合金材料中,使储氢压力降至4.0MPa以下,相较于传统高压储氢技术,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固态储氢装置响应迅速,能够实现快速吸放氢,并与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热耦合,达到 “放氢零能耗”,既保障了安全,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固态储氢系统可存储32kg氢气,搭配220kW大功率燃料电池,能够满足200kW额定功率下2小时以上的持续供电需求。针对应急供电不能中断的核心需求,项目团队研发了储氢装置在线更换技术,当储氢模块接近耗尽时,系统能够在不中断供电的情况下,实现在线无缝切换,确保应急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卓越环境适应性与智能监控,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该应急发电系统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35℃至45℃的极端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尤其适用于四川地区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同时,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零碳排放,与传统柴油发电机相比,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噪音干扰。
为了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了固态储氢发电橇智能监管平台,集成智能巡检与AI视频行为识别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设备外观、检测管路泄漏,并规范人员操作流程。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深度挖掘设备运行规律,提供能效优化建议和预防性维护方案,形成从实时监测到智能决策的闭环管理,为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安全防护提供全方位支持。
据项目负责人荣创新能公司总经理陶诗涌介绍,该系统的落地应用是四川省践行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项目预留了绿电消纳接口,未来可构建“光伏制氢-谷电储氢-应急用氢”的能源闭环体系,不仅有助于平抑电价波动,还将为“成渝氢走廊”建设提供关键应用场景。目前,该系统已正式为微网优联Wi-Fi智能终端产业园的自动化无尘车间新风系统及生产照明提供应急电力保障。未来,产品应用范围还将拓展至数据中心、钻井平台、应急救援等更多领域。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备份区,四川省率先布局氢能应急电源,推动了氢能在新型能源应急领域的示范应用,为“迎峰度夏”及其他关键场景提供了可靠的“绿色电力保障”。(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