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正在看这篇推文的伙伴,你可能有机会在2025年这个暑假走进清华大学,“跟着《甪端》游故宫”!那么,你可能会问:甪端是谁?甪端多少岁?甪端有什么本领?甪端可以带回家吗?甪端和故宫有什么关系?《甪端》是什么音乐剧?……诸如此类问题,总是出现在网络上,小编今天决定一口气回答大家关心的热门问题。
伙伴们,当你在电脑上输入拼音首字母“ld”,会打出什么词汇呢?小编会打出“甪端”,因为常用这2个字,拼音就是“lù duān”。对了,小编输入“ld”还可以打出“亮点”这个词汇。所以,小编为你们归纳整理了关于甪端的5大亮点(Highlight),这些亮点将囊括上述所有问题哦。
在回答之前,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2025年暑假,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将走进清华大学,计划驻演一个月(以实际排期为准)。这是一次文博教育与高校美育的深度融合,更是“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生动实践。看演出,品文创,送福利,有趣又有盼,总有惊喜等着你。
Highlight 1
{看文物荟萃}
我们首先搞明白:甪端是谁?甪端其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头上一角,足下踏蛇。据说,甪端本领很多,能够日行一万里,夜行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专为帝王传书护驾。
那么,故宫和甪端是什么关系呢?中国古代常以甪端造型制成香熏,陈设于帝王宝座两旁,如故宫太和殿、乾清宫等宫殿均有陈设。甪端护卫在宝座两侧,显示皇帝是圣明的君主,身在宫中而知晓天下事,表达了八方归顺、四海来朝的美好愿望。故宫寿康宫原状陈列中有一对甪端,采用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制成,俗称“景泰蓝”,工艺精湛,色彩华丽。这部家庭音乐剧中的甪端原型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甪端香熏,算起来有400多岁了,你答对了吗?
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创意多源于实体文物。剧中主要文物角色“甪端、金瓯永固杯、梅鹊图、平复帖”等都有文物原型。简直就是“文物开会”,啊不,是“文物荟萃”!金瓯永固杯制于清代,是皇帝开笔仪式专用的酒杯。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藏品。《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剧中还用虚拟现实技术,集中展现了大量的故宫数字文物。快来现场观看,极为震撼,不容错过。
Highlight 2
{看剧情共鸣}
故宫《甪端》音乐剧从文物中走来,讲述什么故事呢?事实上,剧中角色分为3大类:拟人化文物角色(甪端、平复帖等)、拟人化动物角色(御猫、小蝴蝶等)、人类角色(典守者等)。
在北京城中,600多年的紫禁城里,有一群被称为“典守者”的人员,夜以继日,一代代守护着故宫里的每一件珍宝。剧中,“甪端”喜欢为众多“御猫”讲述紫禁城几百年间的奇闻轶事。人类角色小主人公“高小端”,是故宫宫廷历史部老高的孙子。在“甪端”等文物角色的帮助下,“高小端”经历了从“不愿意看文物”到“主动了解文物”、从“不理解爷爷守护工作”到“主动守护宣传文物”等情感变化和行动变化,这一变化象征着“子子孙孙永宝用”的寓意,表达了“要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故宫、爱上故宫”的美好愿望,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的艺术表现力。
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被广大网友誉为全年龄热爱观看的国潮精品剧,剧情轻松有趣,角色妆造可爱,文物目不暇接。当一群御猫小演员走进观众区互动玩耍时,你是否想和御猫击掌?当甪端和小蝴蝶感叹时光恋恋不舍,你是否也为之动容?当高小端拍摄短视频宣传故宫文物和守护者,你是否感受到如此深情而温馨?那就走进剧场,用文物故事完成时空心灵疗愈。
Highlight 3
{看舞台美学}
故宫博物院有186万余件文物。如何让庞大的文物世界呈现在舞台空间呢?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以现代科技手段呈现的声光电融为一体的舞台美学,让剧场内观众360度都能感受到音乐、舞蹈、文物、角色共同构成的科技美学与国潮时尚。
看吧,舞台上有丰富多彩的宫殿脊兽模型、温婉叙事的唯美宫墙光影、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数字文物世界……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和东方美学哲学意境的集中呈现。剧中特别要关注的重点片段,是精致编组展现的巨型红柱模型,采用裸眼3D、AR技术,重构紫禁城九梁八柱的恢弘架构,12根动态红柱配合光影变幻,打造了沉浸式数字场景。
听吧,舞台上有大量原创歌舞曲目,特别是那一首《故宫谣》成为传唱不息的代表作。“暮色宁静侧耳倾听/古老岁月呼吸的声音/斑斓色彩灵动身影/这里的歌谣想唱给你听/紫禁城在北京/六百年度光阴/时光流转不曾停/奇珍异宝数不清……”这首歌,清新唱词,简约旋律,表达了以故宫为代表的文物带给我们的文化自信。很多热心观众为主创团队发来了自己演唱的《故宫谣》短视频,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快来现场看演出,加入到《故宫谣》千人大合唱中来。
Highlight 4
{看文史联动}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202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这个暑期和家人们一起走进清华园,跟着《甪端》游故宫吧!
文物记录历史进程。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从首演至今即将满3岁,剧中不仅讲述了古代文物故事,也讲述了近代文物保护故事。比如:在剧中展现了90多年前战争时期故宫文物南迁的壮举,烽火蔓延,民不聊生,文物却完好无损,无数故宫文物守护者为中华民族奉献了青春和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时间见证文脉传承。《甪端》以宏大叙事、细腻台词、感人剧情、精湛演绎,诠释了文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文物和文化的传承关系,以及热血奔涌的家国情怀和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来吧,来现场观看演出,感受共同心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剧中大量文物、文物保护和历史知识,传递出开放包容、奋斗不止、民族自立等精神内涵,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中国文化自信的种子。
Highlight 5
{看国潮文创}
现在你可以带走甪端文创,是真的吗?故宫文创成为国内瞩目的国潮文创精品,如今,关于甪端的全新系列文创周边产品开始陆续面世,成为故宫文创大家族的重要一员,将更好满足大家“把甪端带回家”的愿望。在甪端文创中,有一款甪端造型的文创雪糕,还能让大家美美品尝“文物的滋味”,问问你,来不来?爱不爱?
最后,报告全国观众伙伴一个好消息!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于2023年9月3日首演起至2025年6月,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深圳、厦门、乌鲁木齐、西宁、香港、澳门等近20个城市巡演;累计演出场次超过130场,累计观众超10万人次。
2025年暑假,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将首次走进清华大学,计划驻演一个月(以实际排期为准)。《甪端》将依托新清华学堂18米挑高舞台与1800席杜比全景声场,实现“九梁八柱”与“红柱飞檐”的时空共振。清华园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故宫深厚的历史底蕴完美融合,将为观众带来难忘的文化盛宴。大朋友,小朋友,快来现场观看“全龄热爱”的故宫家庭音乐剧《甪端》,让我们共同谱写故宫文物家族总动员!
首轮驻演演出时间
7月22日—7月27日 10:30
演出地点
新清华学堂
演出票价
199/299/399/499/599元
*本演出为暑期特别策划专场,不设校内师生折扣
*599票档现场赠送故宫甪端文创纪念品一份
新清华学堂票务咨询:
010-62781984(12:30-19:30,周二休息)
温馨提示
1. 无需提前预约,购票后可自行报备入校。一票限报一人,儿童也须凭票入场。刷报备身份证从清华大学南门或东南门进校,最早进校时间为演出开始前2小时。
2. 演出时长约80分钟,无中场休息。建议适宜观演年龄3岁+ 。
3. 纸质票是唯一入场凭证,观演前请换取纸质演出票,凭票入场。
本次清华大学驻演首创
故宫剧场盒子
新清华学堂环廊大厅,将呈现五大交互场景,打造一站式故宫文化体验场域。该场域融合以下五大维度:
1. 故宫文创展陈:精选故宫文创代表作,如甪端主题盲盒、金瓯永固杯等,让家庭观众将“故宫美学”带回家;
2. 故宫出版图书专区:陈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禁城建筑艺术》《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等经典著作,深化观众对文物背景的认知;
3. 故宫非遗互动课堂:将不定期开设非遗手作课程,观众可现场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
4. 数字沉浸体验:首设“小文物御猫换装体感互动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观众们可化身“数字文物御猫”,穿梭于虚拟故宫场景,与文物角色展开跨次元对话。
5.公益招募小文物小御猫队互动:每场演出将提前招募小甪迷8名,5名小文物(甪端/蛇爬爬/金瓯永固杯/梅鹊图/平复帖)和3名小御猫,演出前后在大厅跟观众互动打卡合影。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