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林鹏辉 许洪春
近日,由光明区工业与信息化局、凤凰街道、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矽知科技联合主办,北京银行深圳光明支行协办的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交流沙龙活动,在光明区科技金融大厦举行,通过推介凤凰街道营商环境、专家及企业家代表分享经验等形式,助力招商引资,深化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5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在2025年至2030年预计突破20亿元美元。近年来,光明区智能传感器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智能传感器集群。凤凰街道位于光明科学城产业转化区,肩负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智能传感器主题专业园区的任务,是重要的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本次活动的举办,深刻而鲜明展示了传感器企业成长发展路径,以及传感产业的前沿动态。
活动中,凤凰街道推介其优越的营商环境,拥有交通高效便捷、商务配套完善、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设施优越、住有宜居保障、惠企政策全面等六大显著优势。凤凰街道组建了50多名专业人员的经济专班,首创“1+2+3+4”经济服务体系,建成全区首个街道级虚拟园区,创新“早餐会+恳谈会”政企直通模式,获评“深圳市营商环境十强街道”。在产业布局上,凤凰街道聚焦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等重点产业,聚集了一批代表性龙头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有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上市企业和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起“头部引领、梯队协同”的创新发展矩阵。
凤凰街道依托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拥有百万级高标准工业上楼厂房的明湖智谷,正加速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并持续完善产业链和服务链。首创“链式前置招商”机制,在土地出让前完成产业链分析并同步布局产业孵化载体;建成片区全景数字展厅和行业联盟协会参观空间;搭建“园区运营商+链主企业”联合招商平台,实现“厂房未交付、企业先锁定”,首批17家意向企业需求面积达8.6万㎡,破解“项目等空间”的困局。
活动现场聚焦技术前沿与产业融合,厦门大学教授、三优光电首席科学家董小鹏,Nanoz Group中国区总经理汤学军同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分享了光纤激光传感、微型金属氧化物传感、超表面光学传感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涵盖汽车、工业、医疗、低空经济等应用方向。在产业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与会者就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痛点与机遇、光明区及凤凰街道产业配套对企业发展的赋能作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现了凤凰街道打造世界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的决心与实力,凸显了其在光明科学城乃至大湾区产业发展版图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凤凰街道精准招商、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凤凰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