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通信行业行业深度报告:太空算力:打破传统地天观,重构天基智能版图
报告共计:22页
该文档聚焦通信行业中的太空算力领域,围绕天基智能相关内容展开,涵盖数据处理模式、发展阶段、产业链、市场数据、星座规划、政策及企业发展等多方面。
在数据处理模式上,存在全新星上处理与传统地面处理两种模式。前者能分秒级实时连续处理;后者则是过境下传,按任务处理需小时或天级。智能卫星可实现在轨数据处理,这对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有重要意义。
太空算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阶段以数据回传为主,处理滞后;当前阶段“以算代传”,星端智能初步形成;未来阶段将实现天地协同调度,构建全球智算网络。
太空计算产业链结构清晰。上游涉及火箭制造、卫星发射及制造等,卫星制造包含卫星平台和卫星计算载荷相关系统与设备;中游有测运控平台、卫星运营及服务等;下游应用广泛,涵盖地球观察、气象监测等多个领域。
市场方面,中国相关领域收入及成本有一定变化趋势。2019-2023年中国星基解决方案收入CAGR为8.0%,2023-2028年预测CAGR达23.3%;卫星发射成本2019-2023年CAGR为-9.6%,2023-2028年预测CAGR为-10.9%。
国内有多个卫星星座规划,如千帆星座、GW星座等,各星座在规划总数和在轨数量上有所不同。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从协调机制、商业化应用、技术布局等方面支持卫星互联网等发展。
企业层面,以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在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方面积累丰富,展现出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轨迹。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