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口变形记:从“黄金水道”到“经济走廊”

天津港口变形记:从“黄金水道”到“经济走廊”

本报记者 贾丽

渤海湾的晨雾中,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码头,智能运输机器人在系统任务指令下有序行驶,自动化岸桥在智慧调度系统的精准控制下,将一个个集装箱从巨轮上卸下……

这一场景的背后,是天津港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用70余项创新点重构了传统港口作业模式。

“过去,工人要爬40米高的操作岸桥,如今,在中控室轻动摇杆即可完成。”指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谢锦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天津港加速数字化转型,做强港口支撑,统筹海陆两个扇面作用,拓展远洋航线,从传统的“货物通道”升级为联通海陆的“智慧枢纽”。于今年批复的《天津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提出,天津港将加快推进航道设施提升、大型专业化智慧绿色码头建设、老码头升级改造、集疏运体系优化等重大项目落地。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天津港,实探其如何与城市智慧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天津港口从“黄金水道”变身为连接全球多地贸易的“经济走廊”。

“人工港”变身“数字港”

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天津吹响“向海图强”的号角,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加快构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作为昼夜不停工的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天津港在2024年创下4.93亿吨货物吞吐量、2328.2万标准箱的纪录;今年前5个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93.1万标箱,同比增长3.7%,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动能来源之一是AI(人工智能),AI技术一改传统码头劳动密集型、低效高耗的传统作业方式,让码头变“聪明”,加速向纵深领域推进。其中,ART(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与智能调度系统共同构成港口作业的“智能心脏”,算力平台则成为驱动全局的“决策大脑”。

走进港口调度指挥中心,搭载港口大模型PortGPT的天津港应急安全管控一体化系统上实时提示着风险预警,“火眼金睛”的AI能瞬间识别外来车辆偏离路线、定位作业风险。数字孪生平台与近百台穿梭码头的L4级ART运输机器人实现虚实联动。随着生产作业智能化不断加码,目前天津港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率达80%以上,单证电子化率100%。

同时,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已经在天津港上线运行,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国产化;6台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在天津港东疆港区公开道路示范应用。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港集团’)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依托昇腾算力打造的‘数字员工军团’已经渗透到每个作业环节,港口大脑的决策时延压缩至毫秒级。”天津港集团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规划架构经理兰鹏说。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罗勋杰表示,天津港集团全力推进向航运服务智慧化转变、向综合型港航物流营运商转变,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前港后厂”催生新集群

天津港的辐射效应正在催生一个庞大的新产业集群。航空航天、造船、航运物流、冷链运输、融资租赁等一大批适港产业持续集聚,推动“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型。

大港一吞一吐间,“前港后厂”遍地生花。在海工装备领域,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造的17层楼高“海上移动油气工厂”,年处理原油能力堪比半个大型油田的年产量,推进天津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加速落地。

冷链物流如今也已经成为天津港的特色产业。天津港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冷库群——京津物流园冷库,以京津冀为中心、辐射三北区域。越来越多水果、冷冻食品等通过天津口岸被运往京津冀乃至全国。

6月份的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来自比利时的24吨西洋梨抵达天津东疆口岸,经海关查验后进入京津冀主要市场。

天津港物流公司副总经理魏天爱表示,天津港正打造精品水果快线,围绕延链拓展港口增值服务,推动适港产业加速发展。据了解,首衡集团有限公司、海马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贸易企业纷纷落户,促进相关产业链加速完善。

作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天津港还架起了通向全球多地的“经济桥梁”。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其构建起覆盖俄罗斯等地的陆桥运输通道服务体系,并成为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147条集装箱航线通达超18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吸引国际贸易、航运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等多元业态在此集聚共生。

更大的布局在于港产城联动,撬动庞大港口经济。作为天津市适港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天津港所在的滨海新区也在推动冷链特色产业以及绿色石化、粮油加工、新能源等适港产业不断提质发展。目前,冻品保税功能持续优化,仅中心渔港就已经吸引81家冷链相关企业集聚发展。新型计算机通信、化学制品等产业经济规模也在港口经济中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津港保税区累计吸引超3万余家企业落户,形成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制造、海洋装备、新氢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创新引擎链接全球。

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仍在持续释放。天津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天津市实现外贸出口1688.2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文旅产业方面,天津港还打造了“邮轮+岸上游”新场景、新业态,激活了文旅协同“一池春水”。

潮涌渤海湾,千帆竞发处。天津这颗环渤海经济圈上的璀璨“明珠”,正加速通过智算基础设施、多式联运和自贸政策,推动港口与制造、贸易、文旅深度绑定,形成港、产、城共生生态。

支撑这幅图景的,是强大的算力“基石”。距天津港30公里,海河东岸的红白建筑——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天津智算中心)日夜不息地运转着。这座服务230家企业、年培育2000名AI人才的“数字灯塔”,正以90%的算力负载率照亮港产城融合之路。基于此,DeepSeek在天津港等智慧港口场景得以深度应用,算力成为天津产业升级的“新水电”。

“三维赋能”破难题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天津港也面临着港口生态环境保护等难题。

为更好建设生态友好、环境美丽的绿色港口,天津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公转铁+散改集”模式,并引入新能源倒运车辆,有效降低港口碳排放,让港口绿色成色和科技动能更足。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宝义表示,为进一步突破港口拥堵、绿色转型等关键问题,当地应充分激活企业带头作用,通过建立“链长制”,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技术升级,形成“龙头上市企业+专精特新”的梯度集群。

实际上,由于大量产业集聚于此,天津港集群发展亦亟待在产业链协同、临港高端制造配套率等方面进行提升。

对此,头部企业与上市公司通过“三维赋能”破局:一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搭建港口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上下游187家企业实现全流程可视化,大幅提升协同效率;二是众多当地上市公司设立数十亿元低碳基金,专项支持氢能船舶、光伏码头等多个项目,一笔笔跨境贸易融资正流入远洋航线拓展,金融活水润津门,以枢纽之势赋能海洋经济;三是上市公司加速并购重组产业链中小配套商,形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百亿元特色产业园,加速凝聚面向“深蓝”的集群产业与新生态。

从智慧港口到港产城融合,天津正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构建新质生产力。如海河奔涌不息,天津港的浪潮正推动这座城市向“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迈进,中国创新技术与“中国智造”正以更低碳、更智能的姿态,驶向深蓝。

猜你喜欢

这是我在大学上过最“水”的一门课

以下文章来源于央视网 ,作者小央画话 本文配图由AI参与制作 监制 | 李绍飞 策划 | 赵璐 设计 | 崔译水 审校 | 孟夏…

这是我在大学上过最“水”的一门课

凯达光通信取得可有效解决高密度应用时误触问题的MPO回路器专利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PO回路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光纤簇、光纤插座、插针、弹簧和缓冲套;所述光纤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纤插座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纤插座的负极;所述插针卡扣连接于所述光纤插…

凯达光通信取得可有效解决高密度应用时误触问题的MPO回路器专利

泪痣,男艺人的新“医美”?

当“吴所畏”显露出温柔,或是脆弱的情绪时,那对泪痣便随着低垂的眼帘一同沉寂,像藏着未说尽的心事,为角色平添了一层无需言语便能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泪痣总在不经意间放大了梓渝的那份赤诚与鲜活,让他的个人魅力多了…

泪痣,男艺人的新“医美”?

Vitamin B6-OVA Conjugate,维生素B6-鸡卵清白蛋白偶联物的组成与结构

作为免疫原用于制备抗维生素B6的特异性抗体。 在ELISA等免疫检测方法中,维生素B6-鸡卵清白蛋白偶联物可作为包被抗原或检测试剂。 维生素B6-鸡卵清白蛋白偶联物应在-20℃或以下温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或…

Vitamin B6-OVA Conjugate,维生素B6-鸡卵清白蛋白偶联物的组成与结构

物流新势力:跨越速运的科技与实力

它不仅在速度上实现了“跨越”,更在服务和创新上不断突破,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市场竞争中,跨越速运凭借其科技实力和优质服务,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跨越速运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服务品质,为推动物流…

物流新势力:跨越速运的科技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