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底是什么?

意识到底是什么?

前言

最近的论文写到量子力学中存在的“解释鸿沟”问题, 所以看了一些关于意识问题的文献,有Nagel, Thomas(1974),“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Levine, Joseph (1983) ‘Materialism and qualia: the explanatory gap;Jackson, F.(1982), “Epiphenomenal Qualia;查尔莫斯的《有意识的心灵》;塞尔的《心灵的再发现》;陈嘉映老师的《谈谈解释鸿沟》等。带着问题去看这些文献,显然比之前没有任何想法的时候看有意思的多。

由于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意识问题被人谈论的越来越多,而且仿佛它又回到了原点,从我们所知道的事实出发,用一种尊重关于意识事实,从一种生物学的观点开始去认识它。

意识科学正经历从生物学范式向信息论范式的转向。查默斯、托诺尼等学者将意识锚定于信息属性,促使泛心论与中立一元论取代传统物理主义。这一转向的根源在于:生物学路径被认为无法跨越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即物质基础(如神经元)如何产生主观体验(如感受性)的认知断裂。本文通过剖析神经生物学与整合信息论(IIT)的争论揭示:意识本质的界定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缠绕于生物学与信息论之间的形而上学困境。

“意识”的生物学定义

在神经生物学框架下,意识被定义为真实的生物涌现现象(塞尔生物自然主义四命题),其实就是我们的意识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属性,所有的意识状态都是感受性的,拥有它们就是感觉到某种东西,就像对“痛”的感受是真切的,与大脑神经元哪个部位被激活无关,这种特征也通常被称为现象意识。意识是人类或动物之体经历时才存在的,这是意识的特殊存在方式。尽管我们的意识在任何特定时刻都涉及到多种感受性经验,但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由一个经验主体在一个统一的意识场中同时发生的。

意识都是以第一人称本体论形式存在,由低层神经生物学过程完全引起,作为大脑系统的高阶特征,具有下行因果效力。

该路径致力于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CC)——构成特定意识感知的最小神经元事件集合(如V4区激活与色彩经验)。其本体论基础强调:意识是复杂生命系统通过多层级(神经元→神经网络→亚现象空间)涌现的生物组织形式,而非可还原的物理副现象。

“意识”的信息学定义

整合信息论(IIT,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提出颠覆性定义:意识即整合信息量(Φ)。其五大现象公理(内部存在、构成、信息、整合、排除)将意识量化为系统内部的因果关联度:

“只要系统Φ值>0即具意识,人脑因高Φ值产生丰富体验,光电二极管亦可能有微意识。”(托诺尼,2008)

IIT宣称意识与最大整合概念结构(MICS)同一,试图以数学框架消解解释鸿沟。但该定义遭遇双重批判:

首先是塞尔指出“用依赖观察者的信息解释意识”陷入逻辑闭环;

还有查尔默斯驳斥“MICS作为动力学结构仅产生更多结构,无法必然导出主观体验”(2013),信息论仍未跨越现象鸿沟。

解释鸿沟的本质:认识论困境的三大根源

生物学与信息论共享同一深层困境:现象意识的不可通约性。其根源在于认识论层面的三重障碍:

范畴错误:传统“心灵-身体”二分法扭曲意识的本体定位(塞尔、赖尔);

隐喻局限:太阳系原子模型等隐喻无法捕捉意识的不可观察性(如“内部视角”的虚幻对立);

解释一元论桎梏:演绎-律则模型(D-N)要求将意识还原为物理定律,忽视生物学需多维度因果网络(上向/下向/历时因果)。

瑞文索的梦境研究证明:通过“亚现象空间”等中间层级,可在神经电活动与主观体验间建立部分解释桥梁,但鸿沟的完全弥合需超越当前认识论框架。

结论

意识本质的界定仍困于解释鸿沟中,这非生物学或信息论的单一本体论缺陷,而是意识科学的基础性认识论难题。当前最可行的路径是保持方法论开放性。例如瑞文索(Revonsuo)的“亚现象空间理论”在情绪研究中认为,梦境情绪(如噩梦的恐惧)脱离感官输入,纯由脑内活动产生。

fMRI显示:梦境恐惧时杏仁核-前额叶通路激活模式与清醒时一致证明情绪可在神经层面脱离环境刺激独立存在(我们的主观能脱离肉体了),为意识自主性提供关键证据生物学路径不可替代,即揭示意识作为多层生物涌现现象的因果基础(如亚现象空间理论)。或许我们能在算法层面重构意识问题,但需警惕形而上学过度承诺。

融合现象学敏感的实验设计(如第一人称报告与神经数据耦合)与容纳多层级证据的概念框架,方可能将意识锚定为“演化塑造的生物-信息复合体”。所以,意识的完整叙事仍需生物学奠定其涌现条件与因果效力,当然也少不了哲学的论证。

参考文献:

Tonnoni,G.,2008,"Consciousnessas Integrated Information:Aprovisional Manifestp",in Biological Bulletin215

查默斯, 2013 年: 《有意识的心灵———一种基础理论研究》, 朱建平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赖尔, 2017 年: 《心的概念》, 徐大建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塞尔, 2005 年: 《心灵的再发现》, 王巍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凌嘉夏日阳光造型,娇俏可人

凌嘉坐着喝着冰饮,明媚阳光照在她身上,为她的笑容镀上金色光晕,眼神流转间藏着一丝俏皮的狡黠。凌嘉通过灵动的表情、舒展的肢体语言以及与环境的自然互动,将少女的娇憨可人与夏日的热情活力完美融合,成功捕捉到了夏日…

凌嘉夏日阳光造型,娇俏可人

救命!这部韩剧太上瘾,通宵刷12集停不下来,每集都是高能暴击!

看毕之后,我的脑海中闪烁着“这剧情也太震撼了吧”的念头,忍不住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这部作品!作为一部社会派悬疑剧,它直面现实的黑暗,既让人在观影中感受到刺激,又引发深思;每一集都是独立的故事,剧情绝无拖沓,每…

救命!这部韩剧太上瘾,通宵刷12集停不下来,每集都是高能暴击!

2000ppm SO₂量程覆盖:奕帆帆专业级多气体监测

技术亮点说明传感器配置:PM2.5PM10采用进口光散射传感器,气体检测搭载高精度电化学模块(图文明确标注)量程优势:SO₂NO₂三档量程自动切换,兼顾常规环境与工业泄漏场景(表格分档数据)超微监测:分…

2000ppm SO₂量程覆盖:奕帆帆专业级多气体监测

宋佳斩获视后,当年往事被再次提起

在娱乐圈这个复杂的环境里,女明星们的形象常常被放大,有时是美丽光鲜亮丽,但也常伴随着负面评价,许多人认为她们的成功背后并不纯洁。 值得一提的是,宋佳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她在《张桂梅》一剧中的表现也确实赢得了观…

宋佳斩获视后,当年往事被再次提起

李溪芮浪姐一轮游引发争议!不红便是原罪

这一季的《浪姐》想搞一出不一样的,那就是全民举荐,那就是素人也是有机会上节目的。这一点在《浪姐4》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显了,陈意涵和许靖韵PK,输的人就淘汰,而且还是对内投票的。其实,不仅是《浪姐4》,从这么多…

李溪芮浪姐一轮游引发争议!不红便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