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毒手机壳”!引基因突变,致癌率极高,家里有的快丢掉

央视曝光“毒手机壳”!引基因突变,致癌率极高,家里有的快丢掉
前言

手机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甚至有些人从不离身,到哪都要带着手机。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你每天触摸的手机壳,很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在近期,今日霍州就报道了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市场上常见的廉价手机壳,其中就含有非常多的有毒物质。

新闻报道

如果长期接触使用这些手机壳,很容易被确诊为肾衰竭,甚至还有致癌风险,无形中要了你的命。

更吓人的是,这种廉价手机壳在全国都有,年销量更是近百万,坑害的正是离不开手机的年轻人。

那这样看似无害的手机壳,究竟为何会变成健康的隐形杀手?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避免呢?

毒手机壳危机

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买的手机壳往往散发着浓烈的塑料味,当手机发热时,这种刺鼻味道更加明显。

而这种明显的塑料气味,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央视调查发现,这种手机壳行业准入门槛极低,只需购买模具即可批量生产。

手机生产车间

许多小作坊为了压缩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业级染料,甚至违规添加廉价助剂。

有从业者透露,正规原料每吨上万元,掺入废塑料成本能降低三分之二。

部分商家甚至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注塑成型,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壳往往携带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廉价手机壳

其中塑化剂通常指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儿童发育异常,出现性早熟、生殖系统发育受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问题。

同时这种物质还会增加疾病风险,如哮喘、过敏症、重金属慢性中毒这种慢性病。

肾衰竭危机

对成年男性而言,会造成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则会出现内分泌紊乱,影响生活作息。

专家指出,这种手机壳含有的多环芳烃物质中,某些成分还具有强致癌性,易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蓄积。

长期接触会在人体内经代谢转化,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内含致癌物质

从个人角度看,这些小作坊的做法实在是唯利是图,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降低那点成本,使用如此劣质的材料,将消费者暴露在健康风险之下,这种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

但手机壳的危机还远不止于此,现在常见的9块9包邮的廉价手机壳,潜藏的危机同样不可忽视。

化学物质

9.9元包邮低价手机壳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9.9元包邮”手机壳成为热门产品。

但在评论中,“拆封后即散发浓烈塑料味”的声音屡见不鲜,还有消费者指出,使用一个月后,手机壳仍有残留异味难以消散。

铅含量超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此前开展了手机壳产品质量专项风险监测,随机从各类销售渠道购买了价格从十几元到近百元不等的20款手机壳,对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部分低价手机壳的铅含量已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

铅含量超标,不仅对人体细胞有害,还可能破坏骨骼,引发肾衰竭

同时制造过程中使用工业胶水的,还可能导致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长期接触有引发慢性中毒的风险。

新闻报道

目前手机壳未被列入强制性认证商品目录,大量“三无”产品(无厂名、无质检、无标准)通过电商渠道流入市场。

消费者仅凭网页图片难以判断材质优劣,部分商家还通过“环保材料”“无毒无味”等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叫人防不胜防。

不得不说,这些低价手机壳的质量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三无”手机壳

商家为了追求销量和利润,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全然不顾产品质量。

消费者在追求低价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巨大健康风险,这也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能只看价格。

但在生活中我们总不能买一个手机壳就检测一次,有没有方便的方法能识别“毒手机壳”呢?

琳琅满目的手机壳

如何选购?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手机壳,普通消费者要想避免买到有毒有害的产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要掌握“三看一换”原则。

首先的重中之重就是“看认证”,购买手机壳时,要优先选择包装标注“3C认证”和“执行国标《手机壳套通用规范》”的产品。

人们常用

这两个认证标志是产品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的重要证明,只有符合GB4806.7-2023食品安全级塑料标准的手机壳,在材质安全性上才更有保障。

对于那些无厂名、无质检、无标准的“三无产品”,坚决不能购买,因为它们很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对健康构成威胁。

加工工厂

其次就是用手来“看”材质,材质永远是决定手机壳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液态硅胶和TPU材质的手机壳相对较为安全,这类产品通常无异味,手感柔韧,捏起来软但有韧性。

在挑选时,如果手机壳有刺鼻异味,或手感过于黏腻、掉色,且边缘毛刺过多、按键卡顿,那么很可能属于劣质手机壳,不建议购买。

闪光手机壳

另外尽量避免购买过于鲜艳的荧光色或带有廉价香氛的手机壳,这类产品为了达到特殊效果,可能添加了过量的工业染料和化学物质,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一个“看”就是“看工艺”,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手机壳,在工艺上会更加精细。

按键孔精准,能够确保手机按键使用顺畅,接缝严密,整体质感较好。

手机不离手

而劣质手机壳常常会出现按键卡顿、边缘不平整等问题,使用体验差,且很可能在材质和制作过程中存在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提醒消费者要“定期更换”,即使购买的是符合标准的手机壳,长期使用后,也可能因磨损、老化等原因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定期更换

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手机壳,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同时在使用新手机壳前,可用清水冲洗并通风放置一周,这样能有效减少新手机壳可能携带的有害物质。

特别是儿童和孕妇,由于他们的身体较为敏感,更应格外注意手机壳的选择和更换。

若发现使用手机壳后出现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毒手机壳

结语

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壳虽小,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央视曝光的毒手机壳事件,也在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小便宜,不然付出的可就是健康的代价。

当消费者在选购手机壳时,希望永远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如果它闻起来不对劲,很可能真的有问题。

猜你喜欢

全球最亮、最节能:港科大研发出新一代 QRLED,革新智能手机和电视屏幕

这些尖端光源寿命更长、亮度是旧型号的三倍,为智能手机、电视和 ARVR 设备提供节能、超鲜艳的视觉效果,同时进一步提升色彩表现。超亮输出:比旧款绿色 LED 亮 3 倍,达到峰值亮度超过 500,0…

全球最亮、最节能:港科大研发出新一代 QRLED,革新智能手机和电视屏幕

红酒洒在白衣物上怎样才能洗净

快过年时,参加聚会难免会遇到红酒不慎溅到衣物上的尴尬情况,特别是白衣服更为显眼。别担心,这里有几个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轻松应对红酒渍。 首先,奶水是个去除酒渍的好帮手

红酒洒在白衣物上怎样才能洗净

宋春丽现状:74岁风采依旧,侄子如亲子,13岁养女萌态十足

尽管她在荧幕上屡次饰演母亲角色,但真正让她成为“母亲”象征的,并非仅仅是这些戏中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她背后那份生活中的坚韧与坚持。 她的一生,始终在将“母亲”这个角色从银幕搬到生活中,展现了母亲的真正含义——…

宋春丽现状:74岁风采依旧,侄子如亲子,13岁养女萌态十足

四平影讯 | 光影初夏·七月银幕漫游记!附7.21影讯

台前台后都乱了套,男旦凤小桐(余少群 饰)、教化处处长徐明礼(陈大愚 饰)、怀有异心的六姨太(徐卓儿 饰)等人也被卷入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之中……台上霸王声声唱,台下荒唐众生相,既要保住戏班饭碗,又要哄好台…

四平影讯 | 光影初夏·七月银幕漫游记!附7.21影讯

可口可乐不改 百事可乐:我们可以改 响应需求调整配方

百事可乐公司于7月17日表示,如果消费者有需求,其饮料产品将使用蔗糖。百事高管还提到,计划对畅销零食品牌进行改革,重新推出乐事和多力多滋品牌,强调这些产品中不含人工色素和香精

可口可乐不改 百事可乐:我们可以改 响应需求调整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