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无人机对周边3公里农村公路智能巡检,编制12条自动执行飞行线路,全覆盖周期由1个月缩短至一周……前段时间,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沿着预设航线对南京市江宁区的农村公路进行巡检,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中路面裂缝、坑洼等病害被AI系统精准识别。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在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试点工作中,以数字化创新为抓手,依托“四位一体”智能巡查体系、“五端协同”闭环管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能。
“AI巡检技术是推进农村公路智能化管养的重要抓手,自2025年积极建立农村公路管养一体化巡查网络以来,通过‘四位一体’体系的联动,让农村公路巡检真正实现了高频次、无盲区。”江宁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辖区已全面推行车载巡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自动识别路面病害、公路抛洒、围挡施工、交安设施等四大类问题,准确率高达90%以上。此外, 集成共享区级共享平台的1.4万处公路监控视频,实时反馈路况信息和突发事件。
前几天,江宁区交通运输局通过共享视频发现104国道与204省道交叉口有一处坑洞,立即上传“农路管养系统”并通知区公路中心,公路中心迅速调度养护单位。从发现问题到完成修复共耗时1.5小时,高效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发现问题是第一步,高效处置才是关键。”记者了解到,通过业务牵头、技术配合、县乡村道管养单位等五部门协同的工作方式,江宁交通构建的“智慧农路管养”系统实现智能分析、实时派发,做到指挥信息网上跑、责任部门马上办、处理过程线上汇。
借助“无人机+车载巡检+路侧视频+人工巡查”的“四位一体”智能巡查体系,江宁已织就一张多维度、全场景的农村公路巡检网,实现了农村公路巡检从“人工肉眼”到“智能识别”的跨越。目前,该区2300多公里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已基本实现一屏掌控,在“智慧农路管养”平台可以看到各类养护事件实时跳动,从发现问题、任务派单、按时处理到结果反馈,实现了一网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