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大类资产配置量化模型研究系列之二:手把手教你实现Black~Litterman模型
报告共计:31页
该报告聚焦Black-Litterman(BL)模型,介绍其基本原理、实现步骤及应用效果。
报告先阐述BL模型的基础——均值-方差模型(MVO)。1952年Harry Markowitz提出的MVO模型开启量化配置时代,以均值和方差刻画收益与风险,却存在预期收益率难准确估计、对输入参数敏感等问题🔶1-19🔶。
BL模型作为MVO的改进,结合贝叶斯理论融入主观观点。其实现分四步:从市场均衡条件逆向优化得先验收益估计;计算主观观点分布;用贝叶斯方法结合先验与主观观点得后验收益估计;将后验数据输入MVO优化求配置权重。市场均衡收益、后验分布计算是重点,参数合理性和主观观点准确性影响模型效果。
为演示模型,报告以资产近一个月收益率为观点构建“固收+”策略,对比MVO和固定比例模型。2012年以来,BL模型策略1年化收益6.58%,最大回撤3.13%,收益回撤比2.1;均优于MVO(年化收益5.82%、最大回撤3.86%等)和固定权重模型(年化收益5.41%、最大回撤3.55%等)。
报告还探讨参数对BL模型的影响。如双边换手率限制放宽,BL策略年化收益提升;股票和商品权重约束上限提高,收益机会增加但回撤和波动也增大;风险厌恶系数提高,年化波动率减小等。
总之,BL模型通过融合主观观点优化资产配置,在回测中表现更优,为资产配置提供有效方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