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形机器人成链博会顶流
会下棋打太极 还会握手发名片
7月16日,第三届链博会上,国外嘉宾与湖北人形机器人“光子”下棋。(省贸促会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郸 文辉
朝霞 刘柳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光子!”
7月16日,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启幕,来自湖北的“光子”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
不止“光子”。湖北设立本届链博会唯一的人形机器人展区,全产业链展示我省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20台人形机器人组团亮相,下棋、打太极、发名片、跟观众握手,它们堪称整个展会“最靓的仔”。
相对于国内声名大噪的宇树科技等“大咖”而言,来自湖北的“劳动者”“天问”等人形机器人算是后起之秀。在链博会这个世界级展会上,湖北为何设置人形机器人专属展区,让它们集体“秀肌肉”?
今年以来,湖北举办多场高规格会议和调研活动,足见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视——
2月5日,湖北新春第一会上,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在洪山礼堂组团亮相。
3月20日,省委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随后,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选址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
6月4日,省委主要领导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并为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产业联盟揭牌。
支点建设,智启新篇。当下,湖北正锚定“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从产业基础看,湖北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理想沃土。“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光电子信息产业全国领先,高端装备制造基础雄厚……这些都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工程化、产业规模化提供了肥沃土壤。
从政策环境看,湖北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行动力,为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崛起精心布局。2024年3月,湖北省政府发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为产业发展规划路线。今年以来,武汉市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上下游出台多份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支持4000万元。
从产业链看,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全链条布局初具规模。截至目前,湖北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已有7家,核心企业超80家,关联性企业近千家。沿着武汉都市圈,一条串联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五城的“机器人谷”轮廓清晰浮现、蔚然成形。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基本建成机器人集中展示区、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机器人款式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之一。
从应用场景看,一批“聪明”的湖北籍人形机器人正加速场景化。不论是光谷咖啡店打工的“天问”,在咸宁中心医院正式上岗的“远游”,还是本届链博会上会打太极、会下棋的“光子”,都在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证明: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成为人类身边靠谱的得力助手。
从人才资源看,高校云集的湖北,攥紧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智力密钥”。据统计,我省机器人相关领域院士达10位,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33所,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3万人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加快融入生产生活,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湖北这片孕育了无数创新的沃土,正以冲刺之姿锻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