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数字技术的迭代浪潮与大数据时代的纵深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构着新闻生产的底层逻辑。数据已成为现代新闻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硬件”,新闻内容的可视化呈现也成为了新闻学子必备的专业技能。
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由赵睿老师主讲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技术》课程立足行业前沿,系统聚焦数据新闻生产的业务流程、实践应用与技能培训,培养学生以数据为透镜解构社会议题,用可视化语言灵活表达真相的能力,将客观数据转化为紧贴时代脉搏的公共讨论,不仅展示了数据的力量,更彰显了新闻的温度与深度,深刻践行了数据新闻以服务公众利益为宗旨的出发点。
据此,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微重启《融新实验室|数说》专栏,持续展示同学们的数据新闻作品,连接真实与洞察的桥梁。期待与学界、业界同仁共探数据叙事的可能性,以可视化之力叩击时代命题。
明星潮牌:
走“心”还是走“薪”
2022年12月22日,欧阳娜娜自创品牌——nabi正式发售。快速售罄的同时,品牌的价格、质量、设计也引发多方争议。非纯棉面料的纯白色袜子两双168元,86%聚酯纤维的浴袍一件988元等等,低成本高溢价,与主理人欧阳娜娜在为品牌宣传时所强调的“找到最舒服的面料”相去甚远。在网友狂欢式的舆论之下,欧阳娜娜默然关闭了自己的品牌店铺,又一家明星潮牌宣告夭折。
图源:nabi品牌小红书账号
2024年上半年,明星代言市场迎来新高峰,品牌官宣代言人数量同比2022年上涨61.9%,品牌借助明星效应扩大知名度和销售量是最常用的营销手段。
而在品牌合作之外,明星摇身一变成为主理人,踏入时尚圈创立自己的潮流品牌也早已不是新鲜事。尽管明星效应能够迅速吸引关注并带动销售,但如何在产品质量、品牌理念和消费者期待之间找到平衡,仍然是许多明星品牌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资本的推动、市场的审视和消费者的期待下,明星潮牌究竟是昙花一现的时尚泡沫,还是能够扎根成长为时尚产业的中流砥柱?这是每个品牌自创立伊始就要回应的问题。
1
当明星遇上潮牌
在国内,潮牌虽以“潮”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其本意却与潮流无关。在英文中,潮牌被表达为“streetwear”,译作“街头服饰”,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十分盛行的街头文化。设计师们将滑板服、工装等元素融入到服饰中,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展现年轻一代追求个性、自由与反叛的精神。
1980年代,美国大兵将潮牌文化带入日本原宿,随后涌现出藤原浩、高桥盾、长尾智明等潮牌教父级人物,潮牌经济进入“黄金20年”。
千禧年间,潮牌开始融入更多现代精神,以更日常、更大众化的形态向世界各地扩散。潮牌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其市场也逐渐壮大。
潮牌发展分期图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主打个性化的潮牌需要传道者,自带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明星便成为潮牌们的不二之选。知名潮牌off-White便倚靠创始人丰厚的明星资源,刚出道就因被Beyoncé、Rihanna、Justin Bieber等一众巨星上身而打开知名度。随着泛娱乐化市场快速发展、粉丝经济逐渐形成规模,许多明星开始不止于“穿”潮牌,而是跨界迈向“做”潮牌,从消费者转变为主理人。
2003年,陈冠希在日本结识BAPE的主理人Nigo与东京街头教父藤原浩,回国后便创立了“中国第一潮牌”CLOT。这一品牌的创立,同时意味着街头潮牌的流行终于从欧美日韩走向中国港台地区,随后内地的国产潮牌也开始进入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流明星开店数量已超过300家,至少有20余位明星创立的个人潮牌在市场上活跃。
对此,我们筛选出截止至2024年依旧稳定运营及上新的31个国内明星潮牌作为样本,一探明星入局潮牌市场,他们在贩卖什么;粉丝作为主要的目标消费者,对此又有怎样的考量。
所选品牌及其主理人信息
根据主理人身份,我们将31位主理人以其职业身份为标准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除主持人和运动员仅各占一位之外,其他主理人身份以演员、歌手为主。相较主持和运动,这些身份天然与时尚资源有更多接触,粉丝经济基础更为雄厚,从而为个人品牌的起步建立优势。此外,作为个性潮牌自诞生起就带有“街头”元素,说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说唱歌手(rapper)顺理成章成为明星潮牌主理人中的主力军。
所选品牌主理人职业身份分布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在品牌创立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面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通过对现有淘宝店铺的29个品牌进行粉丝数统计,我们发现近一半的店铺粉丝数在1-30万之间,超过100万的店铺仅7家,其主理人是白敬亭、陈冠希、薛之谦、陈赫、李晨&潘玮柏、马思维以及Knowknow,不难发现这些品牌几乎都带有成立时间早、主理人知名度高以及营销声量大等特点。
所选品牌淘宝店铺粉丝数统计
数据来源:淘宝官方店铺
明星潮牌的销售渠道与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趋向紧密相关。累计销售平台个数前三名分别是淘宝、抖音和得物。作为国内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平台,淘宝成为绝大多数品牌的销售选择。其次是近年来崛起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其兼具直播电销和流量曝光作用的特点,与明星潮牌的目标消费者精准契合。得物作为国内最大的潮牌消费矩阵之一,吸引了众多明星潮牌入驻。同时,较为成熟的品牌倾向于尽可能扩展线上销售渠道,如薛之谦的D.P.,就有包括淘宝、抖音、京东等在内的11个线上平台。
所选品牌线上销售平台分布
早年间创立的品牌更多从实体店起步,近年来发展较为顺利的部分品牌也做出开设线下实体店的尝试。在实体店选址上,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是各大品牌的首选,其中以“时尚之都”——上海最受欢迎,以远超于其它城市的17家居于榜首。其次是位于西南的成都,作为滋养说唱艺术和街头文化的沃土,成都独特的时尚氛围吸引了许多潮牌在此扎根,有10个品牌选择将实体店落地成都。北京与广东也以其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成为各大潮牌线下实体店的选址。
所选品牌线下实体店分布图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2
明星入局,他们在售卖什么?
当明星决定进入时尚领域打造有自我象征的潮牌时,就需要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方式,是计划撕掉“明星同款”标签还是加重个人形象烙印,都是在入局后需要考量的内容。
品牌理念是一个服装品牌的灵魂,也是其背后主理人对时尚的理解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在31个所选品牌中,“爱”、“自由”“生活”“自我”出现频率最高。如法老的2727 WORLD以“爱”为创作理念和主题、吴建豪的xVESSEL意在传达理想与自由,白敬亭的GOODBAI则探索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理念不仅仅为品牌赋予了独特的文化符号,更反映了当代消费群体对于情感共鸣、个性表达和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明星潮牌售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对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要和自我追寻的回应。
品牌理念
数据来源:各品牌官方微博
产品是支撑品牌运转的核心,大部分明星潮牌的产品线与传统服装品牌类似。
上装是各大明星潮牌的主要生产方向,细分产品也更加丰富,会根据日常、季节、设计等多种因素生产不同产品,尤以T恤、衬衫、卫衣占比最高。而女性主理人的品牌产品类目大都更加丰富,如昆凌的JENDES仅在外套种类下就细分出了西装外套、毛呢大衣、皮衣夹克、短外套等等。
下装则以长裤和短裤为主,除开白敬亭的GOODBAI、五月天阿信的STAYREL等,男性主理人设计裙装的潮牌种类较少。而包含鞋类的的品牌寥寥无几,且大都为创立时间长、主理人知名度更高且时尚认可度较好的潮牌,如周杰伦的Phantaci、林俊杰的SMG和陈冠希的CLOT等。
产品的细分和种类直接与品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挂钩。明星潮牌的消费对象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对于时尚的追求往往同时兼具舒适性与流行性,这是品牌产品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通过产品线的延伸,明星潮牌可以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更多触点,从而提升品牌的整体影响力和认知度。
所选品牌产品线一览
数据来源:品牌店铺
上新频率是衡量品牌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几大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如陈冠希的CLOT、白敬亭的GOODBAI、林俊杰的SMG上新频率都名列前茅。高频率的上新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同时也能够快速测试市场反应,调整产品策略。
所选品牌上新频率统计
数据来源:各品牌官方微博及店铺
品牌设计是潮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展现品牌独特定位的集中体现。品牌设计是否有新意则进一步体现明星潮牌的用心程度。在31个品牌中,缺乏设计直接贴牌logo的产品占比最高,这意味着这些品牌希望通过明星影响力来吸引消费者,而不依赖于产品本身的设计创新。其次是在版型、图案等元素上具备设计思想的设计款式以及围绕logo展开设计的品牌产品。
所选品牌产品设计风格统计
数据来源:品牌官方店铺
从设计师团队来看,75%以上的品牌明星本人都会参与设计或担任创意总监,将个人元素融入到品牌设计当中。一方面,明星本身的魅力和粉丝效应可以为品牌带来庞大的市场关注,尤其是在潮流文化中,明星往往是时尚风向标;另一方面,明星本人的创意参与有助于将个人风格和品牌文化相融合,从而让品牌在市场上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除明星本人之外,可公开的设计师或创意总监大都来自中国,但接受过海外艺术教育的占比较大,可见品牌在设计上的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需求之间的平衡。
主理人是否参与设计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明星潮牌能够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究竟是靠对“明星同款”的光环还是品牌自身的吸引力?我们选择品牌名与主理人关联度、主理人是否担任模特以及出现在品牌直播间这三个指标,以探究品牌更多是着力在发挥明星效应售卖产品,还是倾向于退居幕后、用品牌质量和前卫设计打动消费者。
在品牌名与主理人关联度方面,有如白敬亭的GOODBAI、王鹤棣D.Desirable以及王嘉尔的TEAMWANGdesign这类与主理人本名高度相关的品牌,有如林俊杰的SMG、周杰伦的Phantaci、谢帝的CoupleHunnid一类与本人作品相关、粉丝导向的品牌名,也有与本人毫无关联的例如陈冠希的CLOT、薛之谦的DangerousPeople以及余文乐的MADNESS等等。
品牌名与主理人关联度
在31个品牌中,本人既不担任宣传模特也不参与抖音直播的品牌仅有8个,而线上店铺内本人作为模特且出现在直播间频率较高的品牌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主理人是否担任品牌模特
主理人是否出现在品牌直播间
开设快闪店是明星潮牌最常见的营销方式之一。目前市场上的快闪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品牌创立特殊时间节点的纪念型快闪,比如余文乐的MADNESS五周年和十周年快闪活动;第二类是跟随演唱会地点而落地的快闪店,主要集中于歌手主理人品牌,如林俊杰的SMG及周柏豪的XPXTEAM等;第三类则为最常见的联名类的合作快闪店,如周杰伦的Phantaci。作为一种短期、高曝光、互动性强的零售形式,快闪店自带稀缺性和时效性,通常选择高人流量的热门商圈或地标性场所。对于明星潮牌来说,快闪店不仅是销售产品的渠道,更是制造话题、吸引媒体和社交平台关注的重要手段。明星潮牌往往自带流量,快闪店的开设可以借助粉丝和路人的打卡效应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甚至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快闪店次数统计图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明星潮牌能否开展联名是市场以及其他潮牌对其认可度的直接体现。经统计发现,虽然开展过联名的潮牌不在少数,但能够与国际知名品牌诸如Adidas、Nike、Converse等合作的却寥寥无几。31个品牌中仅10个曾获得国际知名品牌的认可。可见我国明星潮牌在国际时尚产业链中还未全面站稳脚跟,整体品牌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联名次数分布图
数据来源:品牌官方微博及店铺
3
“为爱发电”还是“纯割韭菜”?
明星创立潮牌,常被大众诟病为赚得盆满钵满之外还要进行的“割韭菜”行为。毕竟相较于从头起步,明星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具备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无论是雄厚的粉丝基础、顶级的时尚圈资源,还是多重的曝光方式,明星潮牌的成功似乎是一种“轻松的必然”,欧美明星Kanye和Rihana便是有力的证明。
明星就一定卖得贵?是否“割韭菜”,定价高低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我们从31个品牌店铺中筛选出最高价与最低价单品,最高定价超过5000元的品牌仅4个,其中最高定价来自余文乐的MADNESS,其他大多品牌的最高定价都集中在1000元以下,平价单品占比较高;与“明星品牌等于高端线”的传统理念相悖,李宏毅的WOLF CODE更是一度以“15元T恤”的超低定价出圈。
所选品牌单品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布统计
数据来源:官方淘宝店铺
追溯各品牌的销售情况,陈冠希的CLOT与Nike的限量联名球鞋曾被拍卖出35万元的高价,而欧阳娜娜的 nabi则因将聚酯纤维材料含量98%的浴袍定价988元饱受争议,因此可以看出价格并不是消费者是否买单的唯一考量。明星潮牌究竟是“为爱发电”的回馈还是“纯割韭菜”的生意,为其买单的消费者最能说了算。
为此,我们设计并发布了主题为“明星潮牌购买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明星潮牌消费者为目标受众,共回收有效问卷221份。
根据我们发布的问卷结果,在被问到“您购买该品牌的原因是”这一问题时,只有18.71%的受访者对于品牌价格的考虑只仅所有因素的。比起单纯的定价高低,“值不值”或许才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之买单的根本逻辑。
受访者愿意购买明星潮牌原因的统计
数据来源:221份问卷
对明星“纯割韭菜”的质疑并非毫无依据的空穴来风。近年来,更多明星入局的同时,明星潮牌也常常陷入舆论风波。虽然争议纷繁复杂,但不难在其中寻见有迹可循的共性。
明星潮牌争议一览
(右滑查看更多)
潮牌“翻车”事件中,做工粗糙、用料简陋及pH值超标等质量问题首先受到关注与讨论,潮牌的溢价明显超过粉丝的承受能力和明星个人的形象价值,这频频引发消费者的舆论攻击。 其次,潮牌作为明星个性与审美的表达,当设计落于俗套,logo贴牌,甚至发生亵渎原创与版权的抄袭行为时,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质疑与舆论讨伐。最后,部分港台明星主理人在潮牌官网将港澳台地区列为“国家”的政治错误也触怒许多中国消费者。
面对问题与争议,几乎所有品牌都采取了一定措施以平息消费者的不满,普遍的解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发布声明、降价、下架、退换货等。即使部分品牌依然显示出对消费者质疑的不满态度,但总体来说,由于与明星本人高度关联这一特性,明星潮牌在应对舆论危机时,通常会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
对于明星纷纷成立潮牌这一现象的看法,有七成受访者认同明星做潮牌是为“传达自己的时尚理念”及“想要进行跨界尝试”,而三成受访者带有消极情绪,认为明星做潮牌的原因是“单纯为了割韭菜”。
受访者对明星创立潮牌的评价统计
数据来源:221份问卷
通过整理31个样本品牌店铺中销量TOP3单品的评价,我们发现,对于明星潮牌的正向评价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感、质量、上身效果、版型以及面料使用方面;而差评则反映出明星潮牌中更细节的问题,如尺码设置偏大、毛衣脱线、袖子长短不同、拉链质量问题以及袖子长短不同等。
所选品牌消费者消费后正、负面评价词云图
结合当下持续处于下行趋势的经济形势,全球服装行业都面临着消费不振所带来的压力,明星潮牌也不例外。此外,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受到影响,从“买得多、换得勤、扔得快”到“买得精、穿得久、更环保“,长期主义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新主张。
因此,明星潮牌想要走得长远,一定程度的“为爱发电”是必然选择。比起依赖“明星光环”,对设计、质量、材质选择及产品细节的重视,才是使品牌从葆有持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
4
在生意与本心之间找平衡
在我们所统计的明星潮牌中,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无非是陈冠希的CLOT和余文乐的MADNESS。CLOT的品牌已创办超过20年,接连的联名企划也无法改变其新品遇冷的局面;而MADNESS更是因其敷衍的设计和主理人的争议饱受诟病,关闭了其线上销售渠道,位于三里屯的唯一实体店也已撤店。可以看到,即使是这两大品牌,也免不了从曾经如日中天的盛况走向明日黄花的窘境。
根据我们的统计,自2018年起,许多明星潮牌开始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复返,不少品牌存续时间不超过5年,甚至仅1-2年。除了个别品牌依然畅销,其他大部分处于“濒危状态”,全店销量加起来仅两位数的也大有人在。一些品牌依然通过调低价格、关闭运营成本过高的实体店等方式艰难维系发展,而更多品牌则无法逃脱停业、明星主理人退出甚至闭店的命运。
部分闭店品牌的存续时间统计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明星做潮牌,为何不再是一门“一帆风顺”的生意?通过挖掘部分明星潮牌的闭店原因,我们从中总结出一些共性。
明星潮牌闭店原因统计
首先,在市场竞争层面,作为主打个性的服饰品牌,设计上同质化严重、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是一大重要原因。潮牌的灵魂源于个性,国潮品牌ENSHADOWER(隐蔽者)主理人李逸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道,“这个风格好卖、这个款式好卖、这个工艺好卖,马上就有一堆人围上去做。字体一样,元素一样,甚至模特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logo,行业的同质化已经严重到,我对中国潮流品牌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其次,在运营层面上,许多明星潮牌定价虚高,无法与之设计、品质匹配,面临消费者不愿为其买单、销量不理想的挑战;另一大问题是许多明星潮牌在创立之初便仅打粉丝经济的主意,过于依赖特定消费群体,致使打不开大众市场,最终无奈闭店。
此外,许多明星主理人由于自身本职事业的忙碌,无暇全心投入打造、经营品牌,也导致品牌内生动力不足、业绩亏损,最终被收购的结局。
风物长宜放眼量。风力减弱的风口,明星潮牌还能飞多远?
在整体呈下行趋势的明星潮牌中,有两类品牌脱颖而出,依然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一类是在设计上降低个性而走大众审美品牌,能够很大程度上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性价比高,以“量”取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薛之谦的DANGEROUS PEOPLE,无论是在商业版图的开发上,还是品牌设计与经营,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与当下主流的快消品牌类似。此外,薛之谦本人尽心尽力参与品牌宣传,为大量产品亲自上身拍摄型录,进一步拓展品牌知名度,销售量在明星潮牌领域一骑绝尘。
Dangerous People官微部分模特图
另一类品牌则主推自成一派、具有较高辨识度的设计风格,在品牌理念与文化态度上展现其高端定位,通过与奢侈品联名等方式打开市场,吸引用户黏性较高的超级用户。王嘉尔的TEAM WANG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在相当一部分时尚爱好者和年轻人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备受其欢迎。
TEAM WANG design官微部分产品图
从根本上看,这两类品牌的成功有着显著的共同点,即独立性与专业度上都十分接近成熟的服装品牌,在依托明星效应成功起步后,便尽可能剥离掉其“仅面向粉丝”的属性,更加专注提升产品自身。明星潮牌并非圈地自萌,而是需要实在进入市场直接参与竞争,如法炮制、仅指望分一杯羹的的品牌必然无法走长远。
作为明星潮牌,其主要目标群体是粉丝,这种依赖关系应当是对明星潮牌发挥正向影响,要求明星潮牌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需更加重视品牌的真诚和独特性,以维护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连接。而在粉丝之外,多普通消费者对于明星潮牌并不会照单全收,反而变得更为严苛,只有产品“德能配位”——过硬的设计与品质、足够的实用价值、打动人的文化理念和环保可持续的行动,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肯定与支持。
在粉丝经济依然大行其道的当下,依然有不少明星选择入局,这是无可厚非的商业选择。处在风力减弱的风口,想要在诸多挑战中求生,重要的是在生意与本心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