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筑梦天山麓
冀疆少年情谊长
在河北团省委与巴州团委的精心协作下,2025年河北省“石榴籽一家亲”冀疆少年手拉手・高举队旗跟党走融情研学营于近日在巴州圆满收官。此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64名来自河北阳光教育集团各学校的少先队师生代表跨越三千里来到巴州,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交流与红色教育,在天山南麓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触摸历史脉络
感受文化交融
研学营的每一站都是鲜活的“民族团结课”。巴州博物馆内,河北的少先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各类展品,透过文物与历史对话,了解巴州的发展脉络,在实践中厚植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马兰军博园内,“两弹一星”精神的震撼讲述,让孩子们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奋斗中,读懂“国家至上、民族团结”的深层内涵;尉犁县长城文化博物馆里,“万里长城与边疆戍守”专题展览串联起河北长城文化与巴州戍边历史,让两地青少年共鸣“守护家园”的共同信念;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蒙古族牧民的热情与那达慕文化的展示,让孩子们体会各民族和谐共生的美好。从历史文物到红色记忆,从文化遗产到自然馈赠,多元体验让“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家园”的认知深植于心。
搭建连心桥梁
共绘团结画卷
在和硕县马兰军博园,河北少先队员与当地队员开展 “石榴籽心连心” 主题交流活动。两地青少年通过互赠贺卡、共跳民族舞蹈、分享成长故事,在欢声笑语中结下深厚友谊。活动中,河北队员穿上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服饰,体验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和硕县少先队员则通过现场教学,教河北小伙伴用维吾尔语书写 “民族团结”。这种 “沉浸式” 文化互动,让抽象的民族团结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情感联结。此外,两地还通过线上平台建立 “手拉手” 结对机制,未来将持续开展书信往来、云端课堂等活动,让友谊跨越时空延续。
此次研学是全国第十次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会议明确“以青少年为重点搭建交往平台”,冀疆共青团以此为指引,让研学营成为“文化润疆”的青春载体。河北队员带来的雄安新区建设故事、西柏坡红色记忆,与巴州的丝路文明、草原风情交相辉映,在“互学互鉴”中让两地青少年读懂“家国同频”的深层联结。巴州团委负责人表示,研学营通过 “行走的思政课”,让两地青少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了解,正是 “文化润疆” 的鲜活样本。
巴州团委将始终以青少年为纽带,深耕“文化润疆”沃土。通过搭建更多跨越山海的交流平台,让冀疆少年在共沐历史荣光、同绘时代画卷中,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进青春心田。以常态化互动筑牢情感根基,用代代相传的情谊续写交融新篇,让青春之力托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绚丽愿景,在共同成长中结出民族复兴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