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现状
• 技术支撑发展:通信技术为电力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和高效化。例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电力物联网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传输、处理和分析能力。
•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速推进和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为4266亿元,同比增长13.64%,在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
• 政策支持推动: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在泛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此外,国家对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也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 通信技术多样:物联网通过借助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无线传感器、激光扫描器以及定位技术等按照约定的协议,自动识别和感知获取物品的标识信息和自身属性,并通过通信技术对物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融合,实现物物相连,为智能电网提供有力的通信技术支撑。
发展方向
• 应对复杂系统挑战: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不断增加,海量智能终端设备和电力数据将接入能源电网,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急剧加大。未来通信技术需要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复杂性带来的挑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实现能源智能管理:如何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有效平抑负荷峰谷差,削峰填谷,实现电力供需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信技术将在能源智能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和分析,实现对能源的精准调控。
• 推动产业链高端化: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也是电力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电力物联网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 加强国际标准合作:在物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将有力推进物联网技术标准研制和推广应用。未来电力物联网通信技术也需要加强国际标准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系统性强、协同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的物联网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