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秋季,一场智能手机形态的进化革命即将爆发。苹果,这家以“只做最好的”为产品哲学的科技巨头,将携其首款折叠屏iPhone——暂称为“iPhone Fold”——强势进军折叠屏市场,挑战三星的霸主地位。 七年磨一剑,这款设备凝聚了苹果在材料科学、芯片技术、精密制造等领域的顶尖技术,力求打造一款兼具极致纤薄和无与伦比耐用性的折叠屏旗舰。
这款iPhone Fold预计售价高达1800-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911-14345元),与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和谷歌折叠屏手机处于同一高端价位。 然而,瑞银(UBS)分析报告预测,其初期销量仍将达到1000-1500万部,足以证明苹果对其市场前景的信心。
iPhone Fold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突破性的技术亮点:首先,它将采用钛合金和液态金属打造的铰链系统,配合三星Display在韩国A3工厂为其专属打造的生产线,以及苹果独创的金属支撑板技术,力求实现“无折痕”的屏幕体验。这不仅克服了当前折叠屏手机折痕频发的行业通病,更彰显了苹果对细节和品质的极致追求。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每套关键部件的成本控制在30-35美元。
其次,iPhone Fold 的纤薄程度令人惊叹。展开状态下约7.8英寸的主屏幕,接近初代iPad mini的尺寸,带来类平板的体验;折叠状态下约5.5英寸的外屏,则保持了接近传统iPhone的便携性。其展开厚度甚至超越即将发布的iPhone 17 Air,比三星Galaxy Z Fold 7展开状态下更薄(Z Fold 7展开厚度为4.2mm),虽然折叠状态下略厚于Z Fold 7(Z Fold 7折叠厚度为8.9mm)。
在核心配置方面,iPhone Fold将搭载与iPhone 18系列同代的A系列芯片,采用台积电先进制程工艺制造,并运用晶圆级多芯片模块(WMCM)封装方案,实现更小体积和更低功耗。 内存统一配置为12GB,存储选项提供256GB、512GB和1TB三种选择。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自研基带,网络速率可达6Gbps,全面支持5G毫米波频段,标志着苹果在基带技术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尽管与高通顶级产品仍有差距,但已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影像系统方面,iPhone Fold采用后置双摄配置,包括主摄和超广角镜头。为了追求极致轻薄,可能牺牲了长焦镜头。前后摄像头布局经过精心设计,以满足不同形态下的自拍需求,或将采用2400万像素挖孔镜头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折叠结构的空间限制,iPhone Fold取消了Face ID面部识别功能,转而采用集成于侧边按键的指纹识别技术,这在iPad系列中已有应用,但在iPhone上尚属首次。
鸿海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启动iPhone Fold的量产工作,预计在2026年秋季与iPhone 18系列一同发布。 行业观察家指出,iPhone Fold的上市有望重塑折叠屏手机市场格局。 但其成功与否,最终将取决于iOS系统在折叠形态下的软件优化能力——能否提供无缝的多任务处理和界面适配体验,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当果粉们在社交媒体上热议“为何采用三星零部件却不如直接购买三星”时,苹果正以其独特的整合供应链策略,默默地准备着,以重新定义折叠屏手机的未来。2026年秋季发布会,注定将成为智能手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