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神舟13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这次发射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最美航天员”王亚平将首次出舱漫步,更因为她将在太空度过超过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新的太空“出差”纪录。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提升,飞船的安全性大大增强,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危险。
翟志刚曾以幽默的语气调侃过:“飞船升空时,感觉就像屁股被踹了一脚,瞬间被推向太空。”而如今,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不仅享有全天候24小时的WiFi覆盖,还有智能化的家居系统,生活条件可谓相当舒适。宇航员们在太空中时常进行锻炼,或者观看电视剧、听音乐,仿佛在度假一般,然而,尽管太空生活如此轻松,飞船返回地球时的挑战依然不可忽视,尤其是返程过程中不可预测的风险。
在描述返回舱降速时,王亚平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当时,返回舱全程处于封闭状态,宇航员们只能紧紧抓住自己的座椅。她如何描述那时的心情和经历,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
王亚平出生于1980年1月,山东烟台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她个子不高,皮肤略显黝黑,热爱长跑和武术。高考时,全国有超过6万名学生报考航天大学,最后只有37人成功入选,王亚平便是其中之一。2009年,航天员队伍进行第二轮选拔,王亚平毅然决定报名,尽管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父母担心她的安全,一直劝她放弃,特别是她还未结婚生育,前途未卜。面对家人的担忧,29岁的王亚平最终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得到了全家的支持,丈夫王鹏也主动承担了照顾她父母的责任。
2013年,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共同乘坐神舟10号飞船,顺利完成了她的首次太空之旅,圆了飞天梦。经历了两三年的身体调养后,她于2016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王亚平为了航天事业付出了很多,但幸运的是,飞天和生育两者并没有冲突,她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2025年11月7日,王亚平迎来了她的高光时刻。在神舟13号的出舱任务开始前的几天,她和搭档翟志刚、叶光富还在精心训练,进行各种技术动作的演练。按照计划,王亚平和翟志刚将进行6至8小时的舱外活动,期间无法进食,只能补充500毫升水分。
20点28分,王亚平从节点仓踏出舱门,瞬间,她的身体像风筝一样被推向太空,漂浮在无垠的宇宙中。她牢牢抓住环形扶手,定住了身体。这一刻,她似乎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宇宙的浩瀚和静谧让她震撼不已。眼前的蓝色地球悬浮在太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辉,整个宇宙弥漫着令人陶醉的宁静,宛如置身于梦境中。
神舟13号发射前,王亚平的五岁女儿依依依依不舍地送别母亲,听说妈妈要去太空,她的女儿小小年纪便请求她“多摘几颗星星回来”,并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分享。随着搭档的呼叫声和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传来,王亚平激动地报告:“02号已出舱!”
地面指挥中心的曙光岗回应道:“曙光明白,02,你感觉怎么样?”王亚平简短回答:“02,感觉良好!”这一段简单的对话,仿佛带着笑声和轻松的氛围,在地面指挥大厅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此后,王亚平和翟志刚开始执行舱外作业。两人在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了舱外装置的安装及电路测试。回到出舱口附近后,他们继续进行机械臂的经典动作测试,为将来可能的互助与援救任务做好准备。测试完成后,王亚平站在机械臂的角落,眺望着浩瀚的宇宙,不禁想要伸展双臂,拥抱这片辽阔的星空。
6.5小时的出舱任务结束后,王亚平和翟志刚返回节点仓,关上舱门。指挥中心传来了激动的声音:“神舟13号的出舱活动已全部完成,你们的配合和表现堪称完美!”
三人彼此拥抱,留下感动的眼泪,身体在失重环境中漂浮,仿佛在跳一支轻盈的圆圈舞。王亚平回忆这次出舱时,笑容不自觉地浮现,她说:“那一刻,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忘记了外界的存在,仿佛整个宇宙只有我一个人。”
2022年4月,神舟13号的六个月太空生活即将结束,王亚平、翟志刚和叶光富三名宇航员开始准备返回地球。他们细心整理设备,回收实验数据,并彻底清洁舱内环境。4月15日晚,他们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正式告别空间站,并向天河核心致敬,现场气氛庄严而温馨。
第二天凌晨,神舟13号开始离开空间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五圈,进入预定轨道。几小时后,飞船启动返回程序,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开始高速进入大气层。
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剧烈,产生高温,宇航员们被强烈的震动和颠簸困扰。王亚平描述:“整个过程就像置身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外面火焰四射,但舱内温度依然适宜。”为了抵御高温,飞船表面设计了特殊的防热涂层,能承受200度以上的温差。
返回舱在空气中飞行时速度达每秒7.5公里,宇航员们承受着约四倍的重力压力,身体的每一根神经都在承受极限挑战。为了减轻这一冲击,航天员们被特别设计的座椅牢牢固定,尽量减少外部的剧烈影响。
然而,最危险的时刻就是穿越黑障区,期间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所有通信中断,宇航员们只能依赖地面雷达系统。在这一切剧烈的震荡中,返回舱开始慢慢减速,迫近地球表面。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终于到了开伞的时刻。王亚平负责精准开伞,确保降落伞在最佳时机展开。庞大的降落伞慢慢铺开,巨大的牵引力使得宇航员们感受到强烈的晃动。在各方搜救力量的配合下,神舟13号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在这片宽广的戈壁滩上,风沙、草地和几棵孤树点缀其间,所有的紧张和兴奋终于在这一刻得到释放。返回舱外表已经变黄,留下了与宇宙搏斗的痕迹,王亚平和同伴们被抬出舱口,迎接着温暖的阳光。
回到地球后,王亚平带着从太空带回的小礼物——金灿灿的星星挂件,给女儿带来了她的承诺。三个宇航员在出舱后被抬到座椅上,身体刚刚恢复了常态。
无论是在太空中的挑战,还是回到地球后的种种适应,王亚平和其他航天员们都经历了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他们的每一次小小的跨越,都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神舟13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开启,也为中国航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