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具备长任务规划能力的复合机器人,显著提升了临床标本收集运输的效率与准确性,为患者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唐洲平介绍,此次联合研发的复合机器人搭载了拥有320亿参数的大模型“大脑”,集成了机械臂与自动导引车(AGV)的功能。在标本分类环节,机器人依托先进的视觉—语言模型,能够精准识别试管标签信息。在标本收集与运输过程中,它依据预设路线和任务,自动抵达各病区收集标本,无需人工调度。此机器人一次性能收集500个样本试管,能充分满足临床业务需求。在运输过程中,系统会依据样本优先级和检测要求,自动规划最优路径,确保紧急样本优先、快速送达实验室,有效降低了样本运输过程中的延误风险。
此次研发项目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生动实例,医学团队与工程团队各展所长,协同攻克技术难题,为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目前,联合研究团队正在积极申报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机械臂与AGV一体化协同搬运方法》,以确保项目的创新性和技术深度得到充分认可和保护。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姜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