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舞者韩淑英教授纪事(南京艺术学院韩淑英教授)

南传舞者韩淑英教授纪事(南京艺术学院韩淑英教授)

一段舞蹈内容的短视频在网络传播,流量与日俱增。

视频里,在舞蹈学院一间练功房内,一个穿着绿色民族服饰的老师站在一批年轻学生面前,辅导她们翩翩起舞。

看上去,这位老师伸展、腾挪,步履轻盈,她边跳边说,口语清晰,像一只鸿雁,飞翔在宽阔的大草原上。

很快,有网友就认出,她是著名舞蹈艺术家、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韩淑英教授。

不过,当下她的身份是南京传媒学院舞蹈学院执行院长、硕士生导师。

韩淑英教授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韩教授是蒙古族舞蹈专家,从小生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能歌善舞是她的天性。在漫长的舞蹈生涯中,韩教授像个精灵,又好似一个仙女,把民族舞的美妙、迷人与时代性完全展现出来,仙裙飘飘,不似凡人。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舞者已经65岁,仍身轻如燕。

翻开她的艺术履历,十分耀眼。

她系南京传媒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其原创作品《醉在银河》荣获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舞蹈大赛创作二等奖、指导《一枝红杏》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B级三等奖和园丁奖;指导《顶碗舞》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一等奖;原创作品《紫泥清韵》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特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并受邀参加 2018 年首届全国职工春晚演出。

韩淑英教授领队参加央视春晚

她还曾担任舞蹈诗剧《青春之歌》《阔步新时代》总导演、执行导演和艺术总监,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其中包括主持 2014 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桃李杯”舞蹈比赛民间舞获奖剧目的题材研究》、2017 年南京艺术学院教改课题《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年成功申报江苏省艺术基金舞台小型剧节目《遗韵》项目负责人。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等期刊发表核心期刊、国家级和省级期刊论文。

2016年,她喜获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教学名师奖;2018 年,她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韩淑英教授领队参加世界舞蹈大赛MOD

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眼中,韩教授宛如岁月长河中一颗璀璨且永不黯淡的星。时光流转,却丝毫未能掩盖她的光彩,她“宝刀未老”,依旧在舞蹈教学的舞台上绽放独特的魅力。

几十年来,她始终如一日,坚守在教学一线,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每一堂课,她都全情投入,用自己专业且精湛的舞蹈技艺,悉心雕琢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动作,她都反复示范,力求让学生领悟到舞蹈艺术的真谛。她对舞蹈事业的热爱,早已融入了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她对舞蹈艺术的这份热爱,无关名利,无关岁月,只是纯粹地钟情于舞蹈,钟情于将舞蹈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她的坚持,更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力量。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挑战,她都从未想过放弃。她就像一座灯塔,为年轻一代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她的这种精神,是年轻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去传承。

韩淑英教授喜迎参加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表演的60名同学

从教以来,她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编导专题》《舞蹈表演专题》等课程,深受学生的好评。她指导的《顶碗舞》《股民咏叹调》《吉祥乐舞》等作品,在舞蹈艺术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民族艺术要继承,要发展,更要创新。韩教授借鉴、吸收并深入挖掘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和历史民俗,并赋予了崭新的形式和神韵。她创作的《吉祥萨布罕》,就是从民间重新发掘了女子筷子舞,在江苏省第三届“红石榴杯”少数民族舞蹈展演(专业组)优秀编导奖,优秀作品奖。另一篇佳作《艺茹乐》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祝酒礼仪为创作元素,将蒙古族舞蹈的起伏动律极具特色的道具酒杯巧妙结合,集中表现了蒙古族姑娘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崇尚礼仪的性格特点。荣获江苏省第四届“红石榴杯”少数民族舞蹈展演(专业组)优秀编导奖,优秀作品奖。

此外,她还致力于支持外来舞种的引进,扶植青年艺术人才成长。她带的研究生中,不乏外国学生的身影。她希望培养出更多高、精、尖的舞蹈人才,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舞蹈艺术。

韩淑英教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学生都在以她为榜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守热爱,持之以恒,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

谈及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韩教授感慨很多,她说:“曾经,我也难免陷入思维定式,觉得蒙古族《顶碗舞》似乎是内蒙古学生的专属技艺,只有生长在那片广袤草原、浸染着马背民族文化气息的孩子,才能将《顶碗舞》的韵味与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毕竟,《顶碗舞》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生活智慧与精神风貌,它与内蒙古那片土地紧密相连,似乎天然就有着一种地域上的排他性。

韩淑英教授辅导《顶碗舞》

“然而,命运的安排让我踏上了江苏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里,水网纵横、小桥流水,与内蒙古的辽阔草原截然不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但心中对蒙古族舞蹈的热爱,让我鼓起勇气,决定在这里开启一场大胆的尝试——带领南方的孩子们排练顶碗舞。”

韩教授坦言,排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南方的孩子们从未接触过这种风格的舞蹈,他们不熟悉碎抖肩等独特的动作技巧,更难以把握蒙古族舞蹈那种豪迈奔放、大气磅礴的风格特点。他们的动作起初显得僵硬而笨拙,顶在头上的碗也总是不听话地晃动。但她没有放弃,而是用心地去教学。她给孩子们讲述蒙古族的历史故事、生活习俗,让他们了解顶碗舞背后的文化内涵;她示范每一个动作,一遍又一遍地纠正他们的姿势;她鼓励他们用心去感受舞蹈中的情感,将自己融入蒙古族的文化氛围中。

韩淑英教授与老师们一起探讨AI辅助教学方法

韩教授说:“奇迹就在这样的坚持中发生了。渐渐地,孩子们的动作越来越流畅,碎抖肩变得自然而富有韵律,他们的眼神中开始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当排练结束,孩子们完整地将顶碗舞呈现在舞台上时,那效果令人惊叹不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打破了我曾经的偏见,也让所有人看到,地域从来都不是艺术表达的障碍。

“原来,艺术是没有边界的。它不受地域、民族的限制,只要有热爱、有用心,就能够跨越一切障碍,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南方的孩子们用他们的精彩表现证明,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对艺术的追求,都能够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瑰宝。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了在江苏这片土地上研究蒙古族舞蹈的决心。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我以蒙古族舞蹈教学为基础,将其独特的动作技巧、风格特点与其他民族舞蹈的元素相结合。

韩淑英教授参加红色之旅活动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在掌握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功后,学习其他舞蹈变得更加轻松,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如何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现自己。这不仅仅是舞蹈教学的成功,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胜利。”

在这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时代,艺术家有责任去挖掘和传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不同民族的艺术之美。

韩教授通过民族民间舞教学,打破地域和民族的隔阂,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共享,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使者。“而我,也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用舞蹈传递爱与希望,让民族民间舞的魅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绽放。”韩淑英教授说这番话时,目光坚定。

撰文/梁平 (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猜你喜欢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24年度荣誉揭晓,乌尔善获奖,易烊千玺荣膺年度男演员(中国电影导演表彰大会)

活动当晚,终审评委团在媒体的镜头前集体亮相,他们分享了长达数月的评选过程,和对这场荣耀之夜的深刻感悟。当被问及易烊千玺为何能够获得年度男演员的荣誉时,评委乌尔善导演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是全体评委的共识。中国…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24年度荣誉揭晓,乌尔善获奖,易烊千玺荣膺年度男演员(中国电影导演表彰大会)

广州3岁男童被困24楼阳台外 消防紧急救援(广州3岁女孩)

7月16日8时1分,广州市黄埔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紧急求助,一名3岁男童被困在24楼阳台外,情况十分危险。接警后,消防员立即出动赶赴现场施救

广州3岁男童被困24楼阳台外 消防紧急救援(广州3岁女孩)

46岁女星嫁56岁富商,备胎转正,钻戒闪瞎眼直夸慷慨(嫁给60岁男人的女星)

46岁的女星李美琪,曾与吴彦祖传过绯闻、与陈冠希有过往,甚至追求过金城武,但她最终选择嫁给了一位越南富商——柯蒂斯。在拍摄对手戏时,她不断向吴彦祖请教,两人也因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陈冠希和李美琪迅速公开了…

46岁女星嫁56岁富商,备胎转正,钻戒闪瞎眼直夸慷慨(嫁给60岁男人的女星)

曾是女主收割机,风光无限,马苏如今为何沦为边缘人?(女主收割机全文阅读)

2013年,孔令辉与马苏分手,尽管马苏在发布会上公开泪水满面,但她未能将情感从事业中彻底割离,反而让那段感情成了她之后舆论风波的定时炸弹。 2019年,马苏试图通过《演员请就位》重振自己的事业,哭诉和表演表…

曾是女主收割机,风光无限,马苏如今为何沦为边缘人?(女主收割机全文阅读)

文润之江丨从德清虚拟影视基地看文化科技化 硬核技术讲述“硬核”故事(文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04博采传媒总裁办项目统筹牛聪表示,AI融入影视制作流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重构影视成本模型,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如央视晚会短片《万户飞天》拍摄中演员仅用6小时完成所有镜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文润之江丨从德清虚拟影视基地看文化科技化 硬核技术讲述“硬核”故事(文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