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智算中心成为省内最大的市场化智能算力集群、市高新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产业聚集态势初显、全市企业上云数量达7580家、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应用场景持续扩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如何快速壮大?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记者 赵紫旭】近年来,我市推动市属开发区联动发展,聚力推进开发区提档升级。市高新区,积极承接“南资北移”浪潮中的优质产业资源,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沃土”,在这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在市高新区科创产业园的中科荣曜智能生产基地,一批智能电子产品正在陆续下线,即将打包发往中东和非洲市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科荣曜是第一批从深圳落户市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安家”一年多来,企业总营收突破1.1亿元,稳步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而当下,他们又有了新的打算。
【中科荣曜(河北)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洁南】我们生产的产品属于产业链的中游,所以更希望有上下游的企业,能够和我们一起抱团发展。落地后我们以自身项目为例,把邢台市的优惠政策和产业优势介绍给了之前的合作伙伴,让他们可以来这里共同把电子信息产业做大,截至目前我们招引了1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而且都和市高新区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
中科荣曜的“金点子”,引发了招商部门的深度思考。如何做到与企业家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在工作梳理中,探索出了一套独有的招商方法。
【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李航】锚定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这个思路,我们组建了一支招商团队,先后6次去往深圳,对接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大好高优项目,目前已经成功签约23家,落地17家,剩下6家在排队等待厂房。
【记者 赵紫旭】为了让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市高新区还投资近25亿元建设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将同行业的“小伙伴”们,都集中到园区里抱团发展。
【市高新区科工统计局副局长 周松】我们力争2至3年内打造出北方地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园区A、B区部分企业已经投产,C、D区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以达到入驻条件。
今年2月,我市举行太行智算中心点亮仪式,这标志着我市在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加快建设冀中南算力枢纽节点城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记者了解到,本月底,太行智算中心将再上线3000P算力,有望成为冀中南地区首个5000P市场化智能算力枢纽节点。
【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李航】依托太行智算中心,我们将加紧谋划建设邢台智算产业园,构建“算力支撑、数据赋能、产业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强化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核心技术企业、高端智造项目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加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
【记者 陈辰】依托传统产业智改数转,不断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场景,同样是推动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环,这里是位于襄都区的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传统的煤化工企业,他们通过设备上云等方式,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在该公司智慧煤场调度中心,数字化转型的成果生动展现: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下达指令,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便默契配合,高效、精准地完成生产任务。
【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备煤车间中控班长 聂云星】智慧煤场项目投用以后,整个实现了全流程的一个自动化,规避了人机交叉作业的风险以及人员暴露在粉尘环境作业下,整体劳动效率提升了80%,料场中转率也提升了20%。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智改数转工作,让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不仅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发展新动能,也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
【市工信局信息产业与两化融合科科长 王皇】我们成立电子信息及数字产业专班,开展电子信息企业调研帮扶,制定推进电子信息及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企业在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需求,精准实施帮扶计划,不断加大对电子信息企业的培育力度。
去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建项目97个,总投资295.2亿元。电子信息企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今年,市工信局还将同市数字经济联合会深入制造业企业开展“小组团”精准对接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化“5G+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助力电子信息产业朝着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来源丨邢台新闻联播
编辑丨柴建胜 张珠丽
初审丨张 倩 齐建仓
终审丨邢 博
监制丨杨 午
欢迎提供各类新闻线索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平乡融媒】
部分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