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S95是一种高碳低合金工具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淬透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冷作模具、量具及机械零件制造领域。
高硬度与耐磨性:经淬火处理后,硬度可达HRC 60-64,配合高碳和铬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耐磨性,适用于高负荷、高摩擦场景(如冷挤压模具、冲裁模具)。
良好淬透性:铬和锰的加入使钢材在大截面尺寸下仍能获得均匀的硬度分布,避免因淬火不均导致的性能下降。
韧性平衡:尽管硬度较高,SKS95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可承受冲击和振动,减少脆断风险(如冷镦模具、螺栓成型模具)。
热处理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如回火处理)能维持硬度和强度,确保模具长期使用性能稳定。
应用领域
1、切削工具:
制造车刀、铣刀、钻头、螺纹刀等,适用于金属、塑料、木材等材料的加工。
2、冷作模具
冲压模具:如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承受高负荷和频繁冲击。
冷挤压模具:用于铝、镁合金挤压,要求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冷镦模具:制造螺栓、螺钉等紧固件,需兼顾硬度和韧性。
3、量具与测量工具
制造千分尺、卡尺、规块等,依赖高硬度和尺寸稳定性确保测量精度。
4、机械零件
用于轴、齿轮、螺栓等,需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的场景。
锻造工艺
1、锻造温度控制
加热范围:通常控制在 820-850℃ 之间,此温度区间可确保钢材具备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便于锻造变形。
特殊调整:若钢材内在冶金质量或表面质量优异,可在 780℃ 左右进行轻锻、修光或精整,但需严格监控变形量。
温度与晶粒关系:锻造温度需避免超过钢的蓝脆区(300-400℃),若温度过高(如超过1050℃),晶粒可能快速长大,影响材料性能。
2、锻造工艺分类
热锻: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变形能和阻力小,适合锻造形状复杂的大锻件。若需高尺寸精度,可在 900-1000℃ 温度域内加工。
温锻:在低温区域(如700℃以下)进行,氧化皮形成少,表面无脱碳现象,可获得良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冷锻:在室温下进行,无需加热,但需控制变形量在成形能范围内,以避免开裂。
3、关键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根据锻件尺寸和复杂程度调整,大型件可能需分多火加热,最后一次变形前的加热温度需酌情降低(如1150-1180℃)。
保温时间:与加热温度相关,需确保钢材内部温度均匀,避免因温差导致性能不均。
变形量控制:根据临界变形量-温度-晶粒大小关系图调整,避免过度变形导致晶粒粗化。
4、锻造后处理
冷却方式:锻造完成后需迅速冷却至室温或更低温度,以固定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若采用热锻,可利用内热外冷的“模壳效应”压实内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