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拖着长长黑烟、航行在大洋上的超级集装箱巨轮吗?它们曾是全球贸易的象征,但也是环境污染的“大户”。
今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咱们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能喝“甲醇”的智能巨轮,正式交船了!
就在6月20日,上海长兴岛,一艘名为“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庞然大物鸣笛启航。它是国内首艘16000TEU(标准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这艘船牛在哪?它一口气创下了三个“第一”:
国内船东订造的第一艘!
国内船厂建造交付的第一艘!
国产甲醇双燃料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
这艘“海上巨无霸”到底有多大?总长366米,比3个足球场连起来还长!宽51米,最大能装下16160多个标准集装箱!更关键的是,它肚子里装了个11000立方米的超大甲醇储存舱。
有了它,跑远东到美国东海岸这么远的航线,单程都不用中途“加油”!
船上用的主机、“锅炉”和“发电机”,都是咱们中国船舶集团自己研制的甲醇双燃料设备,能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烧传统的船用燃料油或者清洁的甲醇!
那么问题来了:让万吨巨轮“喝”甲醇,到底图个啥?答案就俩字:减碳!
这艘船在环保指标上,绝对是“学霸”级别的:不管是烧油模式还是烧甲醇模式,它的能耗效率都做到了全球顶尖水平。它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直接达到了最严格的Phase III标准,你可以理解为汽车油耗国六B的标准。
最震撼的是减碳效果:这艘船一年跑下来,能比烧传统重油的老船少排放大约12万吨二氧化碳!
12万吨是啥概念?相当于种了670万棵树才能吸收掉的碳!这简直就是一艘移动的“海上森林”啊!
看到这,你可能会好奇:为啥要给船“喝酒”?以前不都烧油烧得好好的吗?这“智能甲醇双燃料船”到底有啥神奇之处?
简单说,它厉害就厉害在两个地方:能烧甲醇双燃料和有智能系统。
“喝”甲醇,减碳又环保,还是双保险!
以前巨轮主要烧又黑又稠的重质燃料油(HFO),污染特别大。烧绿色甲醇,理论上可以实现几乎不排甚至负排放二氧化碳!就算用天然气造的“灰甲醇”,也能大幅减少硫氧化物(SOx,导致酸雨的元凶)、颗粒物(PM,雾霾来源)和氮氧化物(NOx,污染空气)。这就能轻松满足国际上越来越严的环保法规。
这船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的双燃料设计,既能“喝”清洁的甲醇,也能“吃”传统的船用燃料油。为啥要这样?原因很实在:怕“断粮”。现在全球真正绿色的甲醇产量还不多,给船加甲醇的“加油站”也还在建设中。有了双燃料,万一跑到某个港口加不到甲醇,咱还能烧传统油,不耽误送货,航线运营稳稳的!
“智能”加持,省钱省心又安全!
别以为它只是能烧甲醇,它还是个高度数字化的“智能船”!船上装满了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聪明的算法。
这艘智能甲醇双燃料船在全球贸易这条大动脉不能停的前提下,用甲醇燃料+智能大脑,大幅降低海运的污染,同时让船跑得更安全、更省钱!被公认是航运业走向“零碳”未来的一个现实可行且能大规模推广的方案。
在智能甲醇船出现之前,海运业在“要环保”还是“要赚钱”之间左右为难,试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没找到一种能完美兼顾“大规模推广”、“大幅减碳”、“经济上扛得住”、“技术够靠谱”、“用起来方便”的“全能选手”。
为什么巨头们纷纷押注“甲醇船”?中国首艘意义何在?
如今,像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中远海运、达飞轮船都砸下重金订造这种船,很多还是中国船厂造的,为啥?
绿色甲醇是实现海运零排放的关键路径之一,尤其适合跑远洋的巨轮。甲醇是液体,常温常压下就能储存运输,改造现有的加油设施比搞需要超低温的LNG或者需要高压和超低温的氢、氨容易太多,成本也低得多。再有就是双燃料发动机也越来越成熟可靠。
智能化不仅能管好甲醇怎么烧最省,更能让整条船跑得更高效、更安全、故障更少,长远看能对冲燃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让船东有钱赚。
而“中远海运洋浦”轮作为国产首艘交付,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中国在设计、建造核心设备、集成应用这条绿色智能船舶的全产业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稳稳站在了全球航运减碳技术的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