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日,泉山区和平街道正式引入无人机巡查系统,通过“科技+环保”的创新模式,为辖区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天眼”,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科技“上岗”,环保巡查“无死角”
此次投入使用的巡查无人机配备广角相机、中长焦相机、长焦相机、热成像相机,搭载了气体监测传感器,可实现“空中+地面”一体化环境监测。其巡查范围可覆盖辖区河道、建筑工地、垃圾转运点、绿化林地等80%以上的重点区域,飞行高度灵活调整(50—120米),单次续航超35分钟,能快速完成传统人工巡查需2—3小时的工作量。
实战显效,小设备解决大问题
自试运行以来,无人机已完成多次专项巡查,累计飞行时长超25小时,在本辖区覆盖面积达3.57平方公里,成功助力解决多起环境问题:在天山绿洲发现两处隐蔽垃圾堆积点,2小时内协调环卫部门清理完毕;在疾控中心周边捕捉到扬尘浓度异常数据,及时督促该处洒水降尘。
科技手段不仅减轻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更让环境问题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下一步,和平街道将通过创新治理方式,让“蓝天常驻、碧水长流”成为街道最鲜明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