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南宁市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度。让我们走进落户南宁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感受“南宁智造”的澎湃活力。
在南宁变格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有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技术:只需在普通电视机上贴上企业自主研发的触控模组,就能将其“升级”为商用办公一体化触控智慧电视,用户通过手指触控即可流畅运行各类软件,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和交互体验。该公司以自研金属网格技术为核心,专注于7至105寸触控材料、触控模组、全贴合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其世界级核心专利的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可实现柔性、曲面、3D触控材料的制造,技术创新性与含量位居行业前列。
“南宁积极布局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这是我们选择落户南宁的重要原因。”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志荣表示,公司研发团队在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攻关过程中,针对“兼顾触控灵敏度与产品稳定性、耐用性”的行业难题进行了无数次实验,反复优化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最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这一技术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在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科技研发同样如火如荼开展。该公司引进广西首台12英寸晶圆光刻设备,建成首个晶圆级封测制造项目,成为广西唯一一家晶圆级封测企业,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钯金凸块工艺的量产验证,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南宁芯”的硬核实力,更推动了国产封装技术向高端化迈进。
“我们已获得和申请知识产权63件,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4000万元,成功量产了新型钯金工艺制程,成为全球首家完成的企业。”该公司新产品开发事业处经理赖文尧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动了更多的电子化产品需求,也对传统产品有更高的功能要求,公司将持续开发新的工艺制程及材料应用,并积极与本地院校合作,培养本地化产业人才,共同攻关研发课题。
在广西国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娴熟地赶制订单。 记者 叶子榕 摄
广西国人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深圳研发+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模式,在深邕合作上提速发展,持续深化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本土院校在通信射频领域深耕细作、联合研发攻关。“2025年,我们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组建‘射频材料与器件研发联合实验室’,开展新型射频材料和高频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赵云鸿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业链协同,深耕5G、6G通信领域,并积极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及东南亚市场。同时,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探索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高附加值细分领域,拓展智慧城市、算力运营等创新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自2022年投产以来,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已快速成长为广西半导体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超10亿级。通过自主创新,企业率先在国内完成服务器DDR5内存条的研发与发布,技术实力位居行业前列。“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同比增速达15%以上。同时产业带动效应显著,成功吸引众多下游企业落户南宁,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生态。”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强说,南宁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及要素资源优势,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企业将持续加大产品迭代投入,确保核心竞争力;同时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助力南宁半导体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如今,南宁市已汇集了瑞声、世纪创新、国人、泰克、华芯振邦、变格等一批重点电子信息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芯片、显示屏、微型声学、光学模组、触控马达、存储器、机顶盒、路由器、滤波器等产品,市场辐射海内外。截至2024年底,南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超百家。今年1—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速为26%,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已具规模,活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