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发布
危险接触
一场跨越两地及线上的公共讨论
建立关系,是危险的吗?
这是一个被流动定义的时代。我们来回于城市与乡村、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沉浸于虚拟交互之中;我们正与更多物种,甚至与机器建立共情,在拥有更广阔联结的同时,却也面临着难以言说的孤独;我们开始拥抱多元的身份、寻找开放的答案,却偶尔迷失在选择的过剩与意义的稀薄之间;当我们逐渐意识到“边界”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变得愈发复杂且困难。
“危险接触”关注的,正是这种张力:当社会环境、交往模式与技术媒介持续变化时,我们如何继续谈论——并实践——爱、关系与归属?
区酷拉,《旧日少年》,图片来自艺术家
这个项目诞生于一种现实的不安。你我的孤独经验,是快速城市化、社会结构转型、情感教育的缺失、技术发展、性别与身份政治新叙事交织下的产物。高压并充满变动的生活节奏,正在塑造我们理解亲密的方式。在都市中,青年实践开放关系、发展 “situationship”、找“搭子”,仰赖技术平台获得替代性的陪伴;在乡村地区,亲情悬置的“留守”生活是常态,单身或婚姻都伴随着跨代际的矛盾与困境。对于常年流动的人来说,归属,不再和地理位置绑定;传统夫妻养育子女的家庭形式,也不再是亲密关系的唯一终点。
爱与情感,并非纯粹的私人事务,而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与性别不平衡中,演化为一种带有阶层与文化印记的挑战。情感的劳动日益被认可,但也被转化为“价值”。在某些情境中,爱和陪伴成为了可被计量和支付的体验。孤独经济在这些裂缝中迅速生长:直播与短视频、陪聊、陪诊、一人食餐厅等等。与此同时,交友软件、AI恋人、人工生育等技术正在重塑家庭和亲密关系的结构,解决孤独似乎有了更多选项,但这些选择本身也充满权力、欲望与不确定的后果。关系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种控制,甚至成为更大的社会不平等的载体。这时,真正的“危险接触”才开始。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见了种种实验性的尝试:有人组成多元家庭,有人建立起支持性的社群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他们的思考与实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关系中的平等与自由、重新理解欲望。然而,即便各种人际关系形式不断变换、更新,“养老”依然是横亘其中的现实命题,它凸显出结构性支持的长期缺位。
野戏成员过往参与演出《影子》,图片来自艺术家
“危险接触”希望成为一个个体声音的汇聚场,借由一则则具体而鲜活的故事,拼出这个时代关于爱、关系与归属的复杂图景。项目中的参与者,可能是学生、艺术家、工人、作家、学者、上班族,更多时候,他们同时交叠着多重身份。
“危险接触”在歌德学院东亚和中亚地区合作项目“寂静:孤独与自由”框架下举办。项目将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展开,在北京与广东两地举办多场活动,涵盖放映、对谈、圆桌讨论、工作坊等形式,邀请来自不同背景的实践者和社群共同参与。同时,我们将在网络平台推出系列专题,这些文字将穿梭于第一人称的经验叙述与对社会现象的深描之中——一方面记录关系与情感的切身故事,另一方面也探讨这些体验背后的社会语境和文化结构。我们也欢迎更多人通过线上投稿加入。
当不同个体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这些声音可能彼此矛盾,也可能相互回应;它们的交织,将为我们提供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感知方式,让我们在流动与不确定中,在“危险”当中,依然敢于接触,去想象不同的可能。
投稿方式
我们诚挚地邀请你与我们分享属于你的“危险接触”时刻。即日起至8月30日,你可以发送邮件至socialpractice2022@gmail.com 与我们联系。
请用一段话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以及你与本次专题主题相关的经历、研究或文学写作。如果内容适合,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并就发布形式与稿酬安排进行进一步沟通。
期待你的来信,也期待在这场公共叙述中,听见更多真实而多元的声音。
7月预告
7月25日【推送】深度访谈:他爱无能,有一个提前张扬的告别计划,人物:区酷拉
7月27日【佛山】文学对谈:在字里行间得到喘息,嘉宾:邬霞、张蕾
更多信息将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明日微信推送中发布。
项目主办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机构。1988年,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作为第一家外国文化中心在中国成立。自建院以来,我们一方面致力于德语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另一方面积极广泛地从事德中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根植于开放的德国社会和德国文化土壤,借助于我们所拥有的跨国文化方面的专业力量,多年来与中方合作伙伴在音乐、戏剧、舞蹈、电影、艺术、建筑等众多领域内组织了大量的文化活动。
独处意味着什么——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由歌德学院东亚和中亚地区合作发起 “寂静:孤独与自由"项目汇集了来自该地区以及德国的艺术家们,通过表演、展览和讨论活动探讨了独处的各种方面。探索关于我们这个时代一种具有决定性关系的新视角。
策展
社实SPL
社实SPL(社区实验室) 2025年于广东时代美术馆成立,2022年起独立运作。我们致力于支持并组织具有公共意识的艺术项目,与创作者、学者、公益人、文化机构、各地社群等一起工作,制造事件和相遇,连接不同领域,促成围绕社会议题的展览、在地驻留、公共活动以及出版项目。社实SPL关注的议题包括城乡结构、流动与迁徙、地方及少数历史、替代实践等。
合作伙伴
单读
《单读》是单向空间的品牌出版物, 坚持全球化视野,挖掘中国新一代创作者和思想者,发表小说、诗歌、剧本、非虚构和社科作品,尊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
视觉设计
TURNING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