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关颖) 日前,第一届“AI+光学”融合创新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圆满落幕。
两天时间里,会议围绕6个议题开展研讨,涵盖AI 光学成像、AI 光电融合、AI 光通信、AI 光学设计与制造、AI 信息处理、AI 前沿技术与创新等领域,共包含10个大会报告、51篇邀请报告、11篇口头报告以及34个学生报告。
大会首日,6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第二日,4位专家围绕光场采集与重建、集成光神经网络、智能光通信等主题进行大会主旨报告。围绕AI光学成像、AI光电融合、AI光通信等核心议题,深圳大学刘丽炜、清华大学曹良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飞虎等60多位学者在多场并行分会场活动中报告了最新研究进展。会议特别设立研究生创新专场,为青年学者提供分享学术成果的平台,同济大学戴江林、浙江大学季超杰等10余位青年学子就研究成果与参会者展开交流。各分会场座无虚席,充分体现了与会者对高质量研究的浓厚兴趣。
会议同期召开期刊《智能光学》(iOptics)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将突出“智能光学”交叉学科特色作为期刊定位,同时明确后期将围绕AI与光电芯片、AI与光谱、AI与光学材料、计算光学等进行专题策划。会议还就编委会建设、宣传推广以及品牌学术活动等事宜展开讨论。会议的顺利举办,有效促进了编委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了编委履职效能,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会议设立4个优秀博士生报告奖、2个优秀硕士生报告奖和3个优秀海报奖,表彰在研究中展现出卓越能力的学子。
本次研讨会前瞻性地锚定“AI+光学”交叉融合领域,为人工智能、光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AI 光学成像、AI 光电融合等领域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良好契机,通过汇聚顶尖智慧、深化产学研协同,打破了传统学科藩篱,激发了思想碰撞的璀璨火花,促进了我国“AI+光学”学科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