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9台集应急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智能指引于一体的智慧应急救护一体机,在杨凌万达广场、渭河生态公园、后稷公园等人流密集的核心公共场所正式“上岗”,标志着示范区在构建“救在身边”的全民应急体系上迈出坚实一步。
在杨凌万达广场2号门客服台旁,一台醒目的红色应急救护一体机格外引人注目。杨凌示范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与曙光救援队队员现场演示AED操作,强调“心搏骤停抢救的‘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及时使用AED能极大提高生还率。”
安全经理崔鑫介绍:“作为首批获政府支持安装此设备的商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所有员工均已接受专业培训,确保能熟练操作。设备24小时专人值守,就位在关键区域,力求第一时间响应突发状况。”崔鑫还表达了希望加强员工应急培训、增加设备配置的期待。
渭河生态公园若水台游客中心也迎来了这位“急救卫士”。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大春详细介绍了应急包中的物品,包括急救毯、止血带、逃生绳、多功能口哨、灭火毯等30余件应急物品,甚至还配备了防暑降温用品。“其中应急机中的AED配合心肺复苏,普通人也能操作,能显著提升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率。渭河生态公园作为市民休闲运动热点,设置此设备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一环。游客可免费取用相关急救物资。”杨大春说。
本次投放并非“广撒网”,而是示范区应急管理局创新性地依据人流密集度与潜在风险等级进行科学选址,精准覆盖大型商圈、市民休闲枢纽等9处核心场所,有效解决传统急救中“救命设备难寻”的首要难题。
一体机创新整合了AED、基础急救物资(含防暑降温药品)等设备于一体,形成小型“应急站”,满足多种突发状况的初步处置需求,远非单一AED设备可比。同时首创“设备+培训”联动模式。在设备落地同时,已联合曙光救援协会等专业力量,高效完成了覆盖500余名场所管理人员、安保人员及志愿者的系统化、实操性急救技能培训,确保设备“有人会用、关键时刻敢用”,彻底打通应急救护的“最后一公里”。
杨凌示范区应急管理局综合科科长唐颢文表示:“投放智慧应急救护一体机,是我们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城市安全示范样板的关键举措。它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应急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这项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应急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让更多市民掌握急救本领,真正让这些‘救命神器’发挥最大效能,为市民生命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智慧防线。”
(记者:赵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