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时代永恒的旋律,担当是奋斗最鲜明的注脚。从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攻坚克难,到科技创新的前沿勇攀高峰,从疫情防控的一线坚守岗位,到乡村振兴的田间挥洒汗水,无数奋斗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担当作为,既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行动自觉,它让奋斗有了方向,让理想有了依托,让每一步前行都充满力量。
担当作为,始于对初心的坚守。初心是奋斗的起点,更是担当的源泉。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还是深耕领域的从业者,唯有始终牢记“为何出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挑战中锚定方向,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焦裕禄在兰考的风沙中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担当;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6年凿出“生命渠”,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承诺。他们的故事证明,坚守初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抉择、每一项行动中——面对困难时不退缩,面对责任时不推诿,让“担当”二字始终与初心同频共振。
担当作为,成于对实干的执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奋斗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担当终究要落到实处。真正的担当,是在任务面前敢接“烫手山芋”,在难题面前敢啃“硬骨头”,在风险面前敢闯“无人区”。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钻研,用无数次失败换来了技术突破,这是攻关创新的担当;基层干部走村入户察实情、解民忧,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这是为民服务的担当;青年一代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成长书写青春答卷,这是接力奋斗的担当。实干的过程或许充满艰辛,但正是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践中,担当才有了重量,奋斗才有了成果。
担当作为,显于对境界的升华。担当不仅是“敢做事”,更在于“做好事”;奋斗不仅是“埋头干”,更在于“谋长远”。真正的担当者,既能着眼当下解决实际问题,也能立足长远擘画发展蓝图;既能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也能在逆境中坚守韧性。他们懂得“不计个人得失”的格局——为了集体利益甘于牺牲小我,为了长远发展勇于承担责任;他们明白“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追求一时的显绩,而是专注于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这种升华了的担当,让奋斗超越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了时代发展的洪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奋斗的征程永无止境。当前,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更需要以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书写新的奋斗篇章。无论是身处何种岗位、肩负何种职责,唯有将担当刻入心中、将作为付诸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工作,才能在奋斗中成就自我,在担当里贡献力量,让人生的价值在时代的进步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