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大猩猩 Armor 2(Gorilla Armor 2)正式推出,作为广受欢迎的智能手机防刮玻璃的最新版本,它延续了系列的技术优势。事实上,防护玻璃技术问世已有十多年,但市场上并非只有这一种解决方案。
龙迹玻璃(Dragontrail Glass)、蓝宝石玻璃(sapphire)、超瓷晶面板(Ceramic Shield)和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都是常见的防护玻璃方案。那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哪一种又最出色呢?下面为你一一解答。
防护玻璃方案概览
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由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研发,最初应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之邀,因开发初代iPhone的防护玻璃而声名鹊起。如今,它已被众多厂商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你现在正在用的手机,很可能就搭载了大猩猩玻璃。
龙迹玻璃是作为大猩猩玻璃的替代方案出现的,由日本旭硝子公司(AGC)生产。这项技术早在2010年就已问世,常被用于中低端机型。
超瓷晶面板则是康宁公司的一种新设计方案,但仅独家供应苹果iPhone系列。它于2025年随iPhone 12系列首次亮相,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两年来,我们还观察到一个趋势:小米、华为、荣耀等国产品牌开始采用自研防护玻璃技术,例如小米的龙晶玻璃、华为的昆仑玻璃、荣耀的巨犀玻璃,还有魅族的泰坦玻璃等,真是五花八门。
此外,蓝宝石玻璃在2010年代中期也曾作为一种选择出现,例如摩托罗拉 Moto X,华为Ascend P7也曾发售过高价的蓝宝石屏幕版本,但由于材质普遍较脆,如今已很少用于智能手机屏幕。
最后要提的是钢化玻璃,它是成本最低的防护玻璃方案。因此,如果你的Android手机没有搭载大猩猩玻璃、龙迹玻璃、厂商自研玻璃或蓝宝石玻璃,那它至少会采用钢化玻璃。
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
大猩猩玻璃历经多次迭代升级。2007年推出第一代产品,随后2012年推出大猩猩玻璃 2,2013年推出大猩猩玻璃 3。2025年的大猩猩玻璃Victus和2022年的大猩猩玻璃 Victus 2,如今已广泛应用于众多旗舰机和中端机。而2024 年的大猩猩Armor和2025年的大猩猩 Armor 2是目前市场上最新的方案——前者首发于三星 Galaxy S24 Ultra,后者则随Galaxy S25 Ultra亮相。
大多数版本的大猩猩玻璃都采用相同的基础工艺——“离子交换工艺”。据制造商康宁介绍,具体过程是将玻璃放入 400 摄氏度的熔盐浴中,浴中的钾离子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 “压应力层”,从而增强玻璃强度。
大猩猩玻璃 Victus 2的抗跌落性能保持在2米,抗刮性能是2018年大猩猩玻璃 6的两倍。不过,康宁表示,这种玻璃能承受从1米高度跌落到坚硬水泥地面的冲击。该公司还提到,Victus 2 是为如今更厚重的手机设计的——相比四年前,现在的手机平均重量增加了15%,平均屏幕尺寸也大了10%。毫无疑问,大猩猩玻璃是智能手机领域防护玻璃的标杆。
康宁没有公布大猩猩Armor的具体抗跌落高度,但称在实验室跌落测试中,其表现比同类铝硅酸盐玻璃方案好三倍。这主要得益于陶瓷材料的加入,减少了碎裂的可能。该公司还表示,其抗刮性能比老方案高出四倍以上。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大猩猩Armor与Victus 2相比表现如何。
不过,搭载大猩猩 Armor的手机最显著的优势是反光率降低——康宁称反光率最多可降低 75%。这一点在三星Galaxy S24 Ultra上已得到验证。
而最新的大猩猩Armor 2随Galaxy S25 Ultra亮相,采用玻璃陶瓷设计。康宁表示,这种新方案能更好地承受跌落在“粗糙、复杂表面”的冲击,在实验室测试中,它能承受从 2.2米(7.2英尺)高度跌落到模拟水泥表面的冲击。这款新防护玻璃同样具备抗反射特性,能减少强光下或户外使用时的眩光。
龙迹玻璃(Dragontrail Glass)
龙迹玻璃由日本玻璃巨头旭硝子公司生产,也是第二受欢迎的防护玻璃品牌。
该公司采用所谓的“浮法工艺”生产玻璃:将液态玻璃输送到熔融锡炉上,然后添加颗粒进行强化,接着快速冷却并切割。
龙迹玻璃有多个版本,曾推出了龙迹玻璃、龙迹玻璃 X和龙迹玻璃Pro。2016 年推出的龙迹玻璃 Pro,凭借圆角设计,抗边角跌落性能提升了30%,旭硝子还称它比标准版龙迹玻璃更耐弯曲。
发布于2024年的龙迹玻璃Star 2是其最新版本,已应用于一加 11R、OPPO Reno 9系列等机型。
与大猩猩玻璃相比如何?
通过测试搭载大猩猩Armor的Galaxy S24 Ultra,用硬度笔刮擦屏幕后发现,只有当使用莫氏硬度计8级的硬度笔时,才会出现较深的划痕。这相比龙迹玻璃有显著提升——龙迹玻璃通常在遇到7级硬度笔时就会出现划痕(等级越高表示硬度越大)。显然,其抗刮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奇怪的是,搭载大猩猩Armor 2的Galaxy S25 Ultra在相同测试中表现反而稍逊,屏幕在莫氏硬度7级时就出现了较深的划痕。
显然,康宁最新方案在抗刮和抗跌落性能上显然更胜一筹,不过老一代大猩猩玻璃方案(如Victus)和龙迹玻璃在日常抗刮性能上表现相近。这一点在维氏硬度计上也有所体现:Victus 2 的维氏硬度为595-670,而龙迹玻璃Star 2玻璃为570-640,也就是说,两者的抗刮性能基本相近。
至于抗弯曲和抗冲击性能,最近几年尚无直接对比数据,最接近的对比来自2013年康宁的一段视频,视频显示大猩猩玻璃2和3的表现优于龙迹玻璃。
旭硝子也没有公布龙迹玻璃抗跌落性能的具体高度数据,仅表示龙迹玻璃 Pro的边缘耐用性比上一代提升了30%。而大猩猩玻璃 Victus 2标称抗2米跌落,大猩猩 Armor 2则能承受2.2米高度跌落到模拟水泥表面的冲击。康宁还称,“其他厂商的同类铝硅酸盐玻璃”通常在跌落高度不足半米时就会损坏。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钢化玻璃是所有方案中成本最低的,也是许多屏幕保护膜的首选材料。
钢化玻璃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玻璃切割到合适尺寸,然后放入钢化炉中加热至略高于600摄氏度,接着用冷空气快速吹几秒。
这一过程会使玻璃外表面比内部冷却得更快,从而在外部形成压应力,内部形成张应力,使玻璃强度得以提升。
与大猩猩玻璃相比如何?
包括钢化玻璃在内的所有玻璃方案,抗刮性能大致相近。因此,无论使用哪种玻璃,日常使用中的抗刮表现都无需过多担心。
但抗跌落性能就不同了——大猩猩玻璃和龙迹玻璃通常比钢化玻璃更耐摔。如果你的手机原本没有搭载大猩猩玻璃或龙迹玻璃,那么贴一张钢化玻璃保护膜还是很有必要的。
蓝宝石玻璃(sapphire glass)
蓝宝石玻璃是目前最昂贵的选项,因此主要用于摄像头镜头、手表表面等小部件(包括部分苹果手表),再如iPhone 5s的Home键和后置镜头玻璃。
蓝宝石玻璃的制作过程:在坩埚中放入一颗蓝宝石籽晶,再填满刚玉浓缩物以及上一批未完全结晶的剩余蓝宝石材料,随后将坩埚放入熔炉,加热至最高2200摄氏度。
整个过程需要16到17天,最终得到一块115公斤的人造蓝宝石。之后,从中切割出适合智能手机屏幕的片状,再进行打磨和进一步切割。
比大猩猩玻璃更好吗?
在抗刮性能上,蓝宝石玻璃堪称王者。它在莫氏硬度计上的等级为9(等级越高硬度越大),仅次于钻石,能承受几乎任何材料的刮擦。而大猩猩玻璃、龙迹玻璃和钢化玻璃遇到莫氏硬度6级以上的材料时就会被刮花。因此,搭载蓝宝石玻璃的设备放在包里或口袋里时,抗刮表现会更好。
但这种出色的抗刮性能是有代价的——蓝宝石玻璃比其他竞品玻璃方案更容易碎裂。对照实验显示,相比蓝宝石玻璃,大猩猩玻璃能弯曲更长时间才会碎裂。
康宁自己的“磨损后强度测试”也得出了类似结果:将玻璃片放入装满各种物品的桶中翻滚45分钟后,对其进行压力负载测试。康宁称,蓝宝石玻璃片在承受73公斤负载时就会碎裂,而自家方案则能承受超过195公斤的压力。公平地说,这是康宁的内部测试,但结果依然很有参考价值——从测试截图可以看到,蓝宝石玻璃当时已经碎裂。
超瓷晶面板(Ceramic Shield)
近年来,超瓷晶面板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从iPhone 12系列开始应用于iPhone。不过,它并非苹果自家的产品,而同样由大猩猩玻璃的制造商康宁生产。
超瓷晶面板经过高温处理,添加了陶瓷纳米晶体,从而更好地抵御裂纹和碎裂。最新一代超瓷晶面板应用于iPhone 16系列,据称比iPhone 12系列上的初代超瓷晶面板坚固50%。
比大猩猩玻璃更好吗?
苹果称,iPhone 16系列搭载的新款超瓷晶面板比其他任何智能手机玻璃都坚固两倍。但康宁随后推出了大猩猩 Armor 2,因此这一说法是否仍然成立,目前还不确定。
事实上,康宁并未对超瓷晶面板与大猩猩Armor系列进行具体比较,因此很难得出确切结论。不过,这两种玻璃方案都使用了陶瓷材料,相比传统的化学钢化玻璃,抗跌落性能有所提升。
测试显示,iPhone 16屏幕在遇到莫氏硬度7级的材料时,会出现较深的划痕或凹槽。这表明,Galaxy S24 Ultra搭载的大猩猩Armor抗刮性能更优,但超瓷晶面板其他性能与康宁的其他防护方案基本一致。
总结
显然,大猩猩Armor和大猩猩Armor 2的抗刮性能优于龙迹玻璃和其他竞品。目前尚不清楚康宁的这些新产品与蓝宝石玻璃在抗刮性能上相比如何,但蓝宝石玻璃价格高昂,且如今很少用于智能手机屏幕。而龙迹玻璃和旧版大猩猩玻璃的整体表现大致相当。
在抗弯曲和抗冲击测试中,情况则更为复杂——目前似乎没有大猩猩玻璃和龙迹玻璃最新方案的直接对比数据。但可以确定的是,蓝宝石玻璃在抗弯曲和抗跌落性能上表现较差。大猩猩玻璃和超瓷晶面板在综合性能上堪称顶级,而龙迹玻璃对于中低端手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猩猩玻璃Victus 2、大猩猩Armor和大猩猩Armor 2的抗跌落性能都很出色,康宁近期的方案还考虑到了水泥地面等场景的跌落测试。相对而言,龙迹玻璃在跌落测试方面几乎没有公开信息,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
康宁和苹果都宣称超瓷晶面板是市场上较好的防护玻璃方案之一,但由于缺乏直接对比,很难验证这些说法。与大猩猩Armor系列不同的是,这两家公司也没有提到超瓷晶面板具备抗反射特性。
国产自研玻璃如何?
小米龙晶玻璃、华为昆仑玻璃、荣耀巨犀玻璃、魅族泰坦玻璃等等,似乎每家都声称可以完胜康宁大猩猩。我们在没有足够数量实测样本的情况下无法武断地判断孰优孰劣。
但不管性能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康宁大猩猩由于其品牌知名度高和技术垄断等原因,价格通常较高,国产手机制造商们显然想通过国内供应链定制玻璃来降低成本。不过完全不必担心我们的自研玻璃质量,要知道,国内手机行业卷,国内玻璃行业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