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智护城市安全,引领工程监测新未来
展会时间:2025年9月17日-19日
展会地点:天津国家会展中心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基础设施老龄化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已成为保障桥梁、建筑、轨道交通、能源设施等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生命线”。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与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将于2025年9月17日至19日举办天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简称“天津SHM博览会”)。本届展会以“数智监测·韧性未来”为主题,聚焦“技术创新+场景落地”,汇聚全球顶尖企业与科研机构,打造集技术展示、学术交流、产业对接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助力中国基础设施向“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转型。
一、展会背景:天津领衔北方基建智能化升级
天津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标杆城市,拥有全球首个智慧港口(天津港)、国内首条智能化高铁(京滨城际)、超千米跨海大桥(海门大桥)等一批重大工程,同时承担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滨海新区开发等国家战略任务。截至2025年,天津基础设施总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老旧设施更新改造需求占比超40%,对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
此外,天津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依托天津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力量,在传感器研发、大数据分析、AI诊断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为展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与学术支撑。
二、展会亮点:四大核心板块驱动行业变革
- 全链条技术展区,覆盖监测全场景
- 展会规模达6万平方米,设置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数据采集与传输、AI分析与诊断系统、智能运维与决策平台四大主题展区。从光纤光栅传感器、无线振动节点等硬件设备,到5G+边缘计算网关、数字孪生建模软件,再到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预测系统,全面呈现SHM领域从感知、传输到决策的完整技术链。
- 参展企业代表:欧维姆(OVM)、基康仪器、中交建科院、华为数字基建、海康威视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将首发“自感知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巡检+AI图像识别一体化平台”等创新产品。
- 重大工程案例展,直击行业痛点
- 特设“城市生命线”实景展区,复原桥梁、地铁隧道、高层建筑、海上平台等典型场景,现场演示监测系统如何预警裂缝扩展、沉降变形、疲劳损伤等风险。例如:
- 港珠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展示如何通过2000+个传感器实现大桥120年设计寿命内的实时安全评估;
- 天津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呈现如何利用BIM+GIS技术整合监测数据,降低坍塌事故风险90%。
- 高峰论坛与标准发布会,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 同期举办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峰会、中国基建智能运维大会、SHM行业标准编制研讨会等20余场活动,邀请院士专家、企业高管、政府代表共议技术趋势与政策导向。议题涵盖“AI在结构安全评估中的应用”“低功耗广域监测网络部署”“基础设施碳监测与ESG融合”等前沿话题,并发布《2025中国结构健康监测产业白皮书》及团体标准草案。
- 供需对接与投融资路演,加速技术商业化
-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新能源设施建设等市场需求,组委会联合中建、中铁、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组织百亿级监测项目招标发布会,并开设“技术超市”专区,帮助中小创新企业直通应用场景。此外,展会设立SHM创新基金路演厅,为早期项目提供资本对接机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三、行业价值:破解三大核心挑战
- 技术降本增效:通过展示低功耗传感器、自供电监测节点等创新产品,帮助企业降低30%以上的部署与运维成本;
- 风险精准防控:利用AI算法实现结构损伤的“毫米级”识别与“小时级”预警,将重大事故发生率降低80%;
- 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监测数据与BIM、CIM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基础设施提供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数字化档案,延长使用寿命20年以上。
四、观众指南:精准服务多元参与方
- 工程业主/运维方:提供免费监测方案咨询、老旧设施评估服务,现场签约可享政府补贴优惠;
- 技术提供商/集成商:入驻“创新技术首发区”,享受媒体曝光与需求匹配支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项目;
- 科研机构/高校:开放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共享试验测试平台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
- 公众开放日(9月19日):免费向社会开放,设置互动体验区(如VR桥梁检测模拟、传感器DIY工坊),普及结构安全知识。
交通指引: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毗邻地铁1号线“国家会展中心站”,并设有大型停车场及天津站/滨海国际机场直达巴士。组委会提供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免费接驳车服务,详情可登录官网预约。
2025天津SHM博览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中国基建迈向“韧性时代”的关键一步。展会将依托天津的产业优势与区位辐射力,凝聚全球智慧,推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从“单一监测”向“智能决策”跃迁,为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9月,诚邀全球行业同仁共聚津门,共绘“智护城市”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