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负载突然增加时,通过及时、合理的操作可有效降低减速电机的损伤风险,核心原则是快速降低负载冲击、减少持续过载时间、避免机械与电气应力集中。具体操作如下:
一、立即降低负载或切断动力输入,中断过载状态
紧急停机(针对非关键工况):若设备允许短时停机(如非连续生产的传送带、普通工程机械),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或切断减速电机电源,避免过载状态持续。停机后检查负载异常原因(如物料卡堵、机械卡滞),排除故障后再重启。
逐步卸载(针对需维持运行的关键设备):若设备不能骤停(如精密机床、机器人),通过控制系统(如 PLC、变频器)逐步降低负载(如减少物料投放量、松开夹紧装置),或切换至 “空载 / 轻载模式”,让减速电机扭矩需求快速回落至额定范围。
手动解除卡滞:若负载突增是因异物卡堵(如齿轮间卡入杂质、传送带缠绕异物),在断电状态下手动清除卡堵物,避免强行运转导致部件损坏。
二、利用电气控制系统缓冲冲击,限制过载电流
触发过载保护装置:确保减速电机配套的控制器(变频器、驱动器)或电路中已设置过流、过扭矩保护(如设定过载阈值为额定值的 1.2-1.5 倍),当负载突增导致电流 / 扭矩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切断输出或降速,避免电机长时间过流烧毁。
降低电机转速:通过变频器降低电机运行频率(如从 50Hz 降至 30Hz),利用 “转速降低→输出扭矩增大(在额定电流内)但冲击减小” 的特性,减少齿轮啮合的瞬时冲击力(转速降低可使冲击加速度下降约 50%)。
软启动 / 软停止重启:若需重启设备,启用控制器的软启动功能,使电机转速缓慢上升(如 10 秒内从 0 升至额定转速),避免重启时的瞬时扭矩冲击叠加负载,进一步保护齿轮和轴承。
三、机械层面减少冲击传递,保护传动部件
手动辅助卸力:对于有手动操作机构的设备(如手动绞车、手摇升降平台),在断电状态下通过手动装置分担部分负载(如转动手轮辅助推动),降低减速电机的扭矩需求。
启用缓冲装置:若设备设计有机械缓冲部件(如弹性联轴器、扭矩限制器、离合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
弹性联轴器(如梅花联轴器、橡胶联轴器)可通过弹性体形变吸收部分冲击扭矩;
扭矩限制器(如摩擦式、钢球式)在过载时自动打滑,切断动力传递,避免减速电机和负载硬连接导致的应力集中。
四、停机后检查与维护,避免二次损伤
检查机械部件:
观察齿轮箱是否有异响、漏油,拆解后查看齿轮齿面是否有划痕、断齿,轴承是否卡顿、异响(可转动输入 / 输出轴感受阻力是否均匀);
检查联轴器、键连接是否松动或变形,确保传动同心度(偏差需≤0.1mm),避免因偏心加剧后续运行的振动和磨损。
检查电气系统:
用万用表检测电机线圈绝缘电阻(应≥0.5MΩ),判断是否因过流导致绝缘老化;
检查控制器(变频器、驱动器)是否报过载故障代码,记录故障参数(如最大电流、持续时间),评估电机和控制器的损伤程度。
更换润滑油:若过载导致减速箱内温度骤升,需及时更换润滑油(脂)—— 高温可能使润滑油氧化变质或混入金属碎屑,新油需符合设备要求(如粘度等级、耐温性),并清洗油道和过滤器,避免残留齿屑加剧磨损。
五、长期预防:优化设备设计与操作规范
设置负载缓冲机构:在减速电机输出端加装弹簧、阻尼器或液力耦合器,通过弹性形变吸收瞬时负载冲击(如起重机的吊臂缓冲装置)。
制定合理操作流程:避免突然增加负载(如禁止传送带瞬间堆满物料、机床加工时 “猛切” 工件),要求操作人员逐步提升负载(如分阶段增加物料投放量)。
选用适配的减速电机:根据设备最大瞬时负载(而非额定负载)选型,预留 1.5-2 倍的扭矩冗余(如实际最大负载 100N・m,选择 150-200N・m 的减速电机),并优先选择带冲击韧性的部件(如渗碳淬火齿轮、调心轴承)。
通过以上操作,可最大限度减少负载突增时的机械冲击和电气应力,降低减速电机的磨损、断裂、烧毁等风险。核心是 “快速中断过载 + 及时检查维护 + 长期预防优化”,形成完整的保护闭环。
VEMTE减速机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