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展会期间累计参观及参与相关活动人次约20万,现场成交约2300万元。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人工智能重塑本土文化产业是本次文博会最大亮点。
本届文博会,国际展区面积扩容20%。来自俄罗斯、蒙古国、法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伊朗、泰国、卢旺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商带来各自文化产品,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
机器狗“巡馆”、与AI对弈、喝一杯机器人调制的咖啡……文博会上,数智技术应用比比皆是,很多游客评价内蒙古文博会含“AI量”很高!
随着我区文旅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运用于文旅产业早已不是概念。在文博会上,乌兰察布展区的数字体验区内,只见体验者头戴VR眼镜、手持感应手柄,在虚拟世界里“漫步”乌兰察布——随着视角转动,火山岩的粗糙肌理仿佛能触摸到温度,草原的辽阔在眼前徐徐铺展,让人瞬间沉浸在“云游”的奇妙体验中。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把VR技术与乌兰哈达火山、乌兰察布之夜、林胡古塞等景区特色深度绑定,就是想让还没来过的游客提前解锁这里的旅行惊喜。”近年来,在内蒙古许多景区景点,文化体验的维度正被AI、VR等技术以“破壁者”的姿态无限延展。
据统计,本次文博会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共500余家企业参展,首次参展企业占比超47%,文化科技类企业占比创历届新高,涵盖AI、VR、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领域,数智含量拉满。
文博会不仅是展览、交易的平台,也是文化产业前沿思潮的汇集地。本次文博会同期举办IP创意设计大赛、“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研讨会等3项主题活动、5项配套活动、1项总结活动,专家学者、业界大咖、头部企业云集,为推动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拓展视野、贡献智慧。
据不完全统计,展会期间一批优质项目达成意向签约,内容涵盖数字文旅、创意设计、文创开发等领域,不少参展商以文博会为契机积极主动抢商机、拓市场。展会筹备和举办期间,中央和自治区级媒体大力支持,各盟市媒体火力全开,百余家媒体积极联动,开展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文博会机器狗舞狮装萌翻众人”等多个相关话题冲上微博同城热搜,全网曝光量破亿。
本次文博会以“创见北疆 智汇文博”为主题,设置北疆文化、文化科技、智慧旅游、文博文创等9大展区,总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全面展现内蒙古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发展成果,提升北疆文化品牌影响力、传播力。自治区12盟市、5家区属文化企业及2家自治区单位组团亮相,集中展出特色非遗、潮流文创、文旅融合、数字科技等万余款文化产品,“歌游内蒙古”展演全天候上演,带来马头琴、长调、呼麦、舞蹈等百余场演艺活动,展现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崭新面貌。(记者 冯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