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是文明的“正资产”

老年是文明的“正资产”

□ 林建武

科幻小说《三体3:死神永生》中曾提出一个对于文明状态的描述: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伦理道德是文明的奢侈品,文明只有在其冗余状态中可以包容伦理道德。在小说所设定的冷峻世界背景下,这样一种文明观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认可。基于此种文明观,人们似乎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在维系文明存续的生存进程中,伦理道德并不是文明的“必需品”,而是“点缀物”,甚至有时是文明的“负担”。在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的今天,这种文明观会带来一个很糟糕的推论:老年人,是文明的“负资产”;提倡尊重老年人也只不过是文明的“点缀物”。

这种对文明的理解是值得商榷的。文明或者说人的“文明化进程”,本质上是为了让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或者,生活在一种更能够保证美好生活的共同体架构之中。问题是,美好生活的可能性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要以伦理道德来保证社会的公序良俗,使得文明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是真正“可欲的”。正视人的老年状态,尊重共同体当中的老年人,是维系文明之伦理特质,进而维系公序良俗的重要前提。

人的衰老本身充满了伦理意涵。人的衰老带来了一种生存状态的改变。人没有“拒绝”衰老的可能,甚至也没有“躲避”衰老的能力。在衰老之中,人获得了对生命本身之时间流动的更清晰把握,但也感受到了自身处于此种“不可违逆”的时间序列之中。正如孔夫子所发出的感叹一样,“逝者如斯夫”。所以,有理由说,正是衰老给了人一种“无可奈何地”面对时间的“被动体验”,也让人可以真正开始审视和反思自己。人因此能从自己走出去,走向他人。人们常说,阅历是一种财富;从生存时间的角度看,这实际上意味着生命向着衰老状态的持续挺进,为人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面对他人的、“负责任”的生存体验。伴随着我们的皮肤由紧致转为褶皱,进入老年的人越发感受到自己所掌控的生命时间正变得不再“专属于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衰老”成为了一个“伦理事件”,人在衰老过程中获得了一种“伦理机遇”。也正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衰老和老年生活为人提供了一个成为“更典型的伦理主体”的可能。

不过,人们很容易提出质疑,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上比不了年轻人,他如何会是一个“更典型的伦理主体”,或者“伦理资格的承当者”?甚至有人会认为,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道德”。又或者,难道衰老不是意味着在时间流动中,我们拥有更多的生活常识,“更多的实践智慧”抑或是“对生命更彻底的领悟”,进而使得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老年人作为一个“更典型的伦理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他在现实生活中,必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多的义务,好像老年人就应该是一个被诸种伦理责任牢固约束住的对象。这个作为“更典型的伦理主体”的老年人是指,在人的生命展开的时间序列中,进入老年状态的人相比于尚未进入老年状态的自己来说,更有可能意识到超脱自身控制的,对自身产生约束的责任之存在,也更有可能承担这种责任。而在一个共同体的确定时空中,处于老年状态的人也因为对于“承受和忍耐”生命流逝更透彻的体认,而更有可能在共同体当中意识到自己的伦理主体身份。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将“知天命”的老年状态,转化为“知责任”,将“忍耐责任”的状态,转化为意识到自身作为“更典型的伦理主体”的状态。“五十而知天命”可以被解释为,“意识到伦理主体自身的责任”;“六十而耳顺”可以被解释为,“人开始接受伦理主体的身份,接受责任,接受付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意味着,“人将责任内化到自身的生命体验之中”。

此外,老年带来的“伦理机遇”意味着:对自我而言,老年状态是一个带来更明确的责任观念的“伦理机遇”;对共同体而言,群体中的老年人是更有可能把握“伦理机遇”,也是更有可能承担伦理责任的“更典型的伦理主体”。就一个文明而言,认识到老年所打开的此种“伦理机遇”,并且把握住此种“伦理机遇”,乃是文明得以区分于“前文明的自然状态”的重要标识。如果文明漠视老年带来的“伦理机遇”,或者将衰老当作“负资产”,那文明并不因此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更有可能的是,文明在对老年群体的漠视之中,否定其伦理内涵,进而向着前文明之自然状态“堕入”。我们可以说,一个不尊重已经做出贡献的老年人,不尊重以更典型伦理主体样态出现的老年群体的文明,并没有资格将自己标识为“文明”。“文明”要区分于野蛮,就意味着要“更先地”(逻辑上)摆脱“自然状态者”、“更早地”担负“文明之责任者”、对“更合格的伦理主体”保持“尊重”。

当今时代,老龄化意味着共同体中有着更多的人处在衰老的进程中,或者,共同体中“年龄较大”的人占更大的比重。这对于共同体来说,意味着一个更大的“伦理机遇”的出现。所以,只要我们不将老年人视为文明的“负资产”,而是将其看作文明获得伦理属性的“正资产”,那么,老龄社会的到来不仅不是危机,反而是提供一种深刻伦理觉醒的历史机遇。利用好这种“正资产”,老龄文明会建构出这样一个“年轻人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共同体:首先,它是一个有着更多的人做好成为伦理主体之准备的共同体;其次,对这样一个共同体中的衰老之人,即“更典型的伦理主体”的尊重,将会带来整个共同体趋向于一种“伦理文明”。对老人的尊重正是对“人类伦理典型形象”的尊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与“爵”“德”相比,因“齿”而获“尊”,在现代世界中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合理”。在文明共同体之中,人不一定有“爵”,却一定有“齿”;人之有德是一个努力养成的结果,和自身的主观愿望关联密切,但人之有齿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如果人在“衰老”的“有齿”之中成为更典型的“有德”(负担责任)之人,则世人皆可“辅世长民”;如果世人皆以“有齿”为尊,尊重衰老,尊重老年人,则文明可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猜你喜欢

鲸驰小站“村口小店”

鲸驰小站把“村口小店”升级为“跨境数字驿站”,用三层机制把县域渗透率从 3% 拉到 27%。 物理下沉——“人找人”150 个县市布 3000 个站点,由宝妈、退役军人等本地意见领袖做站长,手把手教工厂主扫码…

鲸驰小站“村口小店”

固态电池发展方向探讨:详解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

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是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室温电导率高,可加工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满足电动车需求并可能实现商业化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因而获得了丰田、三星、宁德时代等海内外头部企业的青睐,有望成为…

固态电池发展方向探讨:详解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

肾炎是什么症状女性白细胞减少严重咬(严重的肾炎是什么症状)

女性肾炎伴随白细胞减少时,常见症状包括尿液异常、水肿、乏力、感染易感性增加及贫血。肾炎可能由免疫异常、药物损伤、感染、代谢性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白细胞减少通常与骨髓抑制、自身免疫破坏或严重感染有关

肾炎是什么症状女性白细胞减少严重咬(严重的肾炎是什么症状)

《灵魂摆渡十年》灵异冒险,记忆存档。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灵魂摆渡十年在哪里看)

它一开始以网剧的形式崭露头角,而后成功拓展至电影领域,非常终又迎来了重磅回归之作——《灵魂摆渡十年》。如今《灵魂摆渡十年》这部作品已经正式杀青,原班主演重新回归,再加上全新的叙事真的很难令人不期待。 《灵…

《灵魂摆渡十年》灵异冒险,记忆存档。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灵魂摆渡十年在哪里看)

不当艺人能做什么?, 考古那些熟悉男明星, 最后一个实力最强!(不当艺人能做演员吗)

最终,他凭借着自己对演艺的热情进入了剧组,开始了演员的生涯。就像这些非科班的演员们,他们从普通的工作起步,一步步通过自己的才华和不懈努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最终站上了娱乐圈的舞台。这些没有科班背景的艺人,用自己…

不当艺人能做什么?, 考古那些熟悉男明星, 最后一个实力最强!(不当艺人能做演员吗)